一种软包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7755发布日期:2023-08-05 21:47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包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软包护套,具体为一种软包护套。


背景技术:

1、电芯是充电电池中的蓄电部分,指单个含有正、负极的电化学电芯本体,一般不直接使用,区别于电池含有保护电路和外壳,可以直接使用,锂离子二次充电电池的组成是这样的:电芯加保护电路板,充电电池去除保护电路板就是电芯了,他是充电电池中的蓄电部分,电芯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充电电池的质量,一般需要软包护套进行防护。

2、现有的市面上的电芯很少有软包护套,导致无法对电芯的进行堆叠,吸收软包电芯的膨胀,影响电芯的安全性,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软包护套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包护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包护套,包括侧面护套一和安装插块三,侧面护套一的上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插块二,且安装插块二的内侧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插块一,所述安装插块三设置在侧面护套一的下端前后两侧,且侧面护套一的右端连接有电芯本体组件,所述电芯本体组件的右端连接有中间护套一,且中间护套一的下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插块四,所述中间护套一的上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插块六,且安装插块六的内侧设置有安装插块五,所述中间护套一的右端连接有电芯本体二,且电芯本体二的右端连接有中间护套二,所述中间护套二的上下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长螺杆,且长螺杆设置有六个。

3、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护套二的右端连接有电芯本体三,且电芯本体三的右端连接有电芯本体四。

4、进一步的,所述电芯本体四的右端连接有中间护套三,且中间护套三的右端连接有电芯本体五。

5、进一步的,所述电芯本体五的右端连接有中间护套四,且中间护套四的右端连接有电芯本体六,且电芯本体六的右端连接有侧面护套二。

6、进一步的,所述电芯本体组件包括电芯本体一、正极和负极,电芯本体一的上方前端设置有正极,且电芯本体一的上方后端设置有负极。

7、进一步的,所述侧面护套一与中间护套一为卡合连接,且中间护套一与电芯本体组件为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护套一与长螺杆为螺纹连接,且中间护套一与电芯本体二为卡合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电芯本体二与中间护套二为卡合连接,且中间护套二与电芯本体三为固定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软包护套在使用过程中,可使包护套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提高包护套的结构强度,并且可使电芯本体一进行固定吸收电芯本体膨胀,提高包护套的适用性,而且还可通过长螺杆进行固定,纠正电芯本体的位置,便于对电芯本体进行防护。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侧面护套一、中间护套一、电芯本体一、长螺杆、安装插块一、安装插块二、安装插块三、安装插块四、安装插块五和安装插块六的设置,通过侧面护套一上的安装插块一、安装插块二、安装插块三和中间护套一进行卡合,再通过安装插块四、安装插块五和安装插块六与电芯本体一进行卡合,其次再通过长螺杆进行固定,使包护套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提高包护套的结构强度。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侧面护套一、中间护套一、电芯本体一和长螺杆的设置,通过侧面护套一与中间护套一进行卡合,从而能够使中间护套一与电芯本体一进行卡合,再通过长螺杆进行加固,使电芯本体一进行固定吸收电芯本体膨胀,提高包护套的适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软包护套,包括侧面护套一(1)和安装插块三(7),其特征在于,侧面护套一(1)的上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插块二(6),且安装插块二(6)的内侧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插块一(5),所述安装插块三(7)设置在侧面护套一(1)的下端前后两侧,且侧面护套一(1)的右端连接有电芯本体组件(3),所述电芯本体组件(3)的右端连接有中间护套一(2),且中间护套一(2)的下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插块四(8),所述中间护套一(2)的上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插块六(10),且安装插块六(10)的内侧设置有安装插块五(9),所述中间护套一(2)的右端连接有电芯本体二(11),且电芯本体二(11)的右端连接有中间护套二(12),所述中间护套二(12)的上下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长螺杆(4),且长螺杆(4)设置有六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护套二(12)的右端连接有电芯本体三(13),且电芯本体三(13)的右端连接有电芯本体四(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包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本体四(14)的右端连接有中间护套三(15),且中间护套三(15)的右端连接有电芯本体五(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包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本体五(16)的右端连接有中间护套四(17),且中间护套四(17)的右端连接有电芯本体六(18),且电芯本体六(18)的右端连接有侧面护套二(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本体组件(3)包括电芯本体一(301)、正极(302)和负极(303),所述电芯本体一(301)的上方前端设置有正极(302),且电芯本体一(301)的上方后端设置有负极(3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护套一(1)与中间护套一(2)为卡合连接,且中间护套一(2)与电芯本体组件(3)为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护套一(2)与长螺杆(4)为螺纹连接,且中间护套一(2)与电芯本体二(11)为卡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包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本体二(11)与中间护套二(12)为卡合连接,且中间护套二(12)与电芯本体三(13)为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包护套,包括侧面护套一和安装插块三,侧面护套一的上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插块二,且安装插块二的内侧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插块一,所述安装插块三设置在侧面护套一的下端前后两侧,且侧面护套一的右端连接有电芯本体组件,所述电芯本体组件的右端连接有中间护套一,且中间护套一的下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插块四,所述中间护套一的上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插块六,所述中间护套二的上下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长螺杆。该软包护套,与现有的软包护套相比,可使包护套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并且可使电芯本体一进行固定吸收电芯本体膨胀,而且还可通过长螺杆进行固定,纠正电芯本体的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成,秦东年,屈凌波,单辉,路耀岩,高建成,梁月宇,杨昌银,陈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光宇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