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61541发布日期:2023-08-27 15:28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连接器。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battery连接器(电池连接器)是电子产品中必不可少的电气连接部件,如手机或pad(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电池连接。battery连接器通常包括结合在一起的母座和公座,母座通常位于电子设备上,其包括塑胶基座和被包裹在塑胶基座内的母座导电端子;公座插入到母座内,其也包括塑胶基座及固定在塑胶基座内的公座导电端子。

2、对于电池连接器,其塑胶基座与导电端子一般采用组装形式装配在一起,目前,导电端子由于难以与塑胶基座进行有效而快速的精准定位,使得导电端子与塑胶基座的装配采用人工操作,难以实现高效的自动化装配。如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开号为twm372562u公开的一种电池连接器之插座及插头组合,其母座中,每个导电端子都有立板部,而立板部需要精准的插入到塑胶基座的端子通道中,且需要进一步的插入到该通道内用于限位的卡槽中,由于立板部是薄片结构,而塑胶基座上端子通道内的卡槽宽度较窄,立板部若要精准的插入到卡槽中,则需要对导电端子和塑胶基座两者的相对位置进行精准限位,但该电池连接器中,并设计导电端子和塑胶基座装配时的定位结构,使得该连接器装配难以实现自动化操作,装配效率低。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池连接器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连接器,为实现塑胶主体与金属端子的快速定位奠定了结构基础,为实现两者的自动化装配奠定了条件,间接提高了连接器装配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池连接器,其包括母座,所述母座包括第一塑胶主体以及若干第一金属端子,所述第一塑胶主体上设置有若干收纳所述第一金属端子且形成插接槽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金属端子为一体结构且包括底板部以及自底板部相对两侧竖直向上延伸的立板部,所述立板部上设置有弹片部,所述弹片部的自由端设置有面朝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接触部;所述第一塑胶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底板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槽具有连续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分布在所述第一塑胶主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开口分布在所述第一塑胶主体的前侧表面。

4、进一步的,所述接触部为圆凸点结构;所述底板部的底部形成与pcb板焊接的焊接面。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限定所述立板部前后方向与左右方向位置的限位卡槽。

6、进一步的,所述立板部的两侧轮廓边缘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卡槽内壁干涉实现止退的第一倒刺部。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塑胶主体的底部形成有限制所述第一金属端子插入到所述第一安装槽插入深度的第一阻挡部,所述第一阻挡部的底部形成阻挡所述底板部的阻挡作用面;所述第一定位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阻挡部的底部。

8、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部的前后两个边缘设置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一止挡部。

9、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接地片,所述第一塑胶主体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接地片插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槽中,所述第一接地片的轮廓边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壁表面干涉实现止退的第二倒刺部;所述第一接地片的底部形成有插入到pcb板上对应孔槽内的第一连接部。

10、进一步的,还包括公头,所述公头包括第二塑胶主体、装配在所述第二塑胶主体上的且与所述第一安装槽位置对应的若干第二金属端子以及装配在所述第二塑胶主体两端的第二接地片;所述第二塑胶主体内设置有收纳所述第二金属端子的若干第三安装槽。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金属端子为一体结构且包括片体部,所述片体部为一个扁平的片材结构,其两个侧立表面形成与所述接触部接触实现电连接的电连接工作面;所述片体部的两侧轮廓边缘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安装槽内壁表面干涉实现止退的第三倒刺部;所述片体部的两侧轮廓边缘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塑胶主体的底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止挡部配合实现装配止挡的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的下表面形成有与pcb板焊接的焊接面。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连接器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母座中,通过对金属端子进行结构设计,使其具有一个底板部,并在底板部上设置第一定位孔,配合的在第一塑胶主体的底部设置与第一定位孔配合的第二定位孔,使得金属端子在与第一塑胶主体进行装配时,通过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可实现两者相对位置的快速定位,为解决两者相对位置定位难的问题,为实现两者的自动化组装提供前提条件,间接提高了母座的装配效率;母座中的金属端子采用双面相对设置接触部,提高了与公头中金属端子的接触可靠性;母座与公头中均设置接地片,利用接地片对母座/公头进行固定,相比于塑胶件卡扣固定更加牢固可靠,提高了固定强度和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母座,所述母座包括第一塑胶主体以及若干第一金属端子,所述第一塑胶主体上设置有若干收纳所述第一金属端子且形成插接槽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金属端子为一体结构且包括底板部以及自底板部相对两侧竖直向上延伸的立板部,所述立板部上设置有弹片部,所述弹片部的自由端设置有面朝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接触部;所述第一塑胶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底板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具有连续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分布在所述第一塑胶主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开口分布在所述第一塑胶主体的前侧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为圆凸点结构;所述底板部的底部形成与pcb板焊接的焊接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限定所述立板部前后方向与左右方向位置的限位卡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部的两侧轮廓边缘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卡槽内壁干涉实现止退的第一倒刺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胶主体的底部形成有限制所述第一金属端子插入到所述第一安装槽插入深度的第一阻挡部,所述第一阻挡部的底部形成阻挡所述底板部的阻挡作用面;所述第一定位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阻挡部的底部。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部的前后两个边缘设置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一止挡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接地片,所述第一塑胶主体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接地片插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槽中,所述第一接地片的轮廓边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壁表面干涉实现止退的第二倒刺部;所述第一接地片的底部形成有插入到pcb板上对应孔槽内的第一连接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公头,所述公头包括第二塑胶主体、装配在所述第二塑胶主体上的且与所述第一安装槽位置对应的若干第二金属端子以及装配在所述第二塑胶主体两端的第二接地片;所述第二塑胶主体内设置有收纳所述第二金属端子的若干第三安装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端子为一体结构且包括片体部,所述片体部为一个扁平的片材结构,其两个侧立表面形成与所述接触部接触实现电连接的电连接工作面;所述片体部的两侧轮廓边缘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安装槽内壁表面干涉实现止退的第三倒刺部;所述片体部的两侧轮廓边缘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塑胶主体的底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止挡部配合实现装配止挡的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的下表面形成有与pcb板焊接的焊接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连接器,其包括母座,所述母座包括第一塑胶主体以及若干第一金属端子,所述第一塑胶主体上设置有若干收纳所述第一金属端子且形成插接槽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金属端子为一体结构且包括底板部以及自底板部相对两侧竖直向上延伸的立板部,所述立板部上设置有弹片部,所述弹片部的自由端设置有面朝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接触部;所述第一塑胶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底板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本技术为实现塑胶主体与金属端子的快速定位奠定了结构基础,为实现两者的自动化装配奠定了条件,间接提高了连接器装配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卫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鸿日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