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33878发布日期:2023-07-28 08:5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工业接线,尤其涉及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1、在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将导线安装于其它导电体,以完成导线与导电体的电连接。

2、目前针对导线的安装通常是在导电体的端部设置端子,并通过绝缘套管以及弹性卡箍等结构将导线相对于导电体固定,以将导线的端部与上述端子进行电连接。但是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是,安装过程复杂,不易拆卸和更换导线。

3、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线弹片,该接线弹片用于将导线与l型导电体进行连接,其中l型导电体具有底板和侧臂,导线与l型导电体的侧臂贴合,l型导电体的底板安装有限位板,接线弹片的一端与导线抵接,另一端与限位板抵接,以使导线抵紧于侧臂,完成电连接。但是该方案需要在l型导电体上设置限位板,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接线端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接线弹片将导线与l型导电体连接时,需要在l型导电体上设置限位板,结构复杂的问题。

2、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接线端子,用于连接导线;包括:

4、导电体,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侧板,所述底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侧板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呈夹角,所述底板具有与第一方向呈夹角的限位面,所述侧板的一侧表面能够与所述导线抵接,以使所述导电体与所述导线电连接;

5、夹紧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臂、弹性臂以及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限位面抵接,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导线抵接,所述弹性臂用于提供使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导线抵紧的弹性力。

6、作为接线端子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臂包括第一连接臂本体和凸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臂本体的端面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限位面抵接。

7、作为接线端子的优选方案,所述底板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限位面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其中一个槽壁,所述安装部插接于所述安装槽。

8、作为接线端子的优选方案,所述安装部设置有两个,所述底板开设有两个所述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开口方向相背。

9、作为接线端子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臂本体与所述底板抵接。

10、作为接线端子的优选方案,所述侧板靠近所述导线的一侧表面凸设有凸块,所述弹性臂用于提供使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导线抵紧的弹性力,以使所述导线抵紧于所述凸块以及所述侧板靠近所述导线的一侧。

11、作为接线端子的优选方案,所述凸块具有卡接面,所述卡接面位于所述凸块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且所述卡接面与所述侧板靠近所述导线的一侧表面的夹角不超过90°。

12、作为接线端子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臂包括第一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开口朝向所述导电体。

13、作为接线端子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臂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弧形部连接的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圆心与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圆心分别位于所述夹紧装置的两侧。

14、作为接线端子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臂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延伸方向呈夹角,且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臂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提供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的导电体的底板具有与第一方向呈夹角的限位面,且导电体的侧板的一侧表面能够与导线抵接,以使导电体与导线电连接。接线端子的夹紧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臂、弹性臂以及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与限位面抵接,以通过限位面对第一连接臂形成稳定支撑,第二连接臂与导线抵接,弹性臂用于提供使第二连接臂与导线抵紧的弹性力,从而将导线稳定连接于导电体的侧板,以实现导电体与导线的电连接。此外,使用者只需拨动夹紧装置以使弹性臂压缩,使第二连接臂与导线脱离即可完成导线的拆卸和更换,操作简单。同时,该接线端子由于第一连接臂是与底板的限位面抵接的,无需在底板上额外设置限位或支撑结构,结构简单,便于组装。



技术特征:

1.接线端子,用于连接导线(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31)包括第一连接臂本体(311)和凸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臂本体(311)的端面的安装部(312),所述安装部(312)与所述限位面(11)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开设有安装槽(12),所述限位面(11)位于所述安装槽(12)的其中一个槽壁,所述安装部(312)插接于所述安装槽(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312)设置有两个,所述底板(1)开设有两个所述安装槽(12),两个所述安装槽(12)的开口方向相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本体(311)与所述底板(1)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靠近所述导线(100)的一侧表面凸设有凸块(21),所述弹性臂(32)用于提供使所述第二连接臂(33)与所述导线(100)抵紧的弹性力,以使所述导线(100)抵紧于所述凸块(21)以及所述侧板(2)靠近所述导线(100)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21)具有卡接面(211),所述卡接面(211)位于所述凸块(21)靠近所述底板(1)的一侧,且所述卡接面(211)与所述侧板(2)靠近所述导线(100)的一侧表面的夹角不超过90°。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32)包括第一弧形部(321),所述第一弧形部(321)的开口朝向所述导电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32)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弧形部(321)连接的第二弧形部(322),所述第二弧形部(322)的圆心与所述第一弧形部(321)的圆心分别位于所述夹紧装置(3)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臂(33)设置有限位部(331),所述限位部(33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臂(33)的延伸方向呈夹角,且所述限位部(331)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臂(33)靠近所述底板(1)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工业接线技术领域,公开了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的导电体的底板具有与第一方向呈夹角的限位面,且导电体的侧板的一侧表面能够与导线抵接,以使导电体与导线电连接;接线端子的第一连接臂与限位面抵接,以通过限位面对第一连接臂形成稳定支撑,第二连接臂与导线抵接,弹性臂用于提供使第二连接臂与导线抵紧的弹性力,从而将导线稳定连接于导电体的侧板,以实现导电体与导线的电连接;此外,使用者只需拨动夹紧装置以使弹性臂压缩,使第二连接臂与导线脱离即可完成导线的拆卸和更换,操作简单;同时,该接线端子由于第一连接臂是与底板的限位面抵接的,无需在底板上额外设置限位或支撑结构,结构简单,便于组装。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赵跃奇,王国良,赵建余,蒋文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友邦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