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93668发布日期:2023-07-18 16:38阅读:30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储能结构领域,尤其涉及电池。


背景技术:

1、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现有电池包括壳体01、卷芯02、极柱03和集流盘04等部件,如图8所示,极柱03通过铆接的方式安装于壳体01,在卷芯02的正极端(约顶端处)揉平处理形成金属揉平层,集流盘04装于极柱03与金属揉平层之间,且分别与极柱03和金属揉平层电连接,起集中传递电力的作用。集流盘04与壳体01之间通过安装绝缘隔垫05实现两者间的绝缘,极柱03与壳体01之间的绝缘需要另外设置,现有通过绝缘密封件06实现两者间的绝缘,卷芯在金属揉平层所在的一端通过包胶的方式进行绝缘处理,实现卷芯的正极端与壳体的绝缘。以上可见,将极柱03、集流盘04和正极端与壳体01隔绝开使用多个零件,安装麻烦,操作繁复,而且包胶后形成的胶层占据一定的空间,侵占卷芯的高度,影响电芯电容量。

2、因此,亟需实现绝缘所需零件数量少且不用进行包胶处理的电池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实现绝缘所需零件数量少且不用进行包胶处理的电池

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池,其包括:

3、壳体,壳体的顶端收口且在顶端开设一通孔;

4、极柱,穿设于通孔并以铆接的方式安装于壳体;

5、卷芯,卷芯的第一端设有金属揉平层;

6、集流盘,设于极柱与金属揉平层之间,集流盘分别与极柱和金属揉平层电连接;

7、绝缘构件,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结构部、第二结构部和第三结构部,绝缘构件的中心贯穿一结构孔,极柱穿设于结构孔,第一结构部环绕于极柱且设于极柱与壳体之间,第二结构部设于集流盘壳体之间,第三结构部设于卷芯的第一端与壳体之间,第三结构部环绕于卷芯的第一端,并包绕住集流盘和金属揉平层。

8、较佳地,极柱包括接触平台部、连接部和翻边扣装部,接触平台部与翻边扣装部通过连接部连接,连接部穿入通孔,接触平台部露出于壳体,翻边扣装部设于壳体内,翻边扣装部将第一结构部压紧于壳体。

9、较佳地,第一结构部包括外安装件和内安装段,外安装件的一端穿入通孔,内安装段的一端穿入通孔,外安装件与内安装段相对接而拼接成弯折结构。

10、较佳地,内安装段、第二结构部和第三结构部首尾相接并形成一体式结构。

11、较佳地,外安装件的一端与内安装段的一端通过平面相贴的方式实现对接。

12、较佳地,外安装件的一端与内安装段的一端通过斜面相贴的方式实现对接。

13、较佳地,外安装件呈弯折布置,外安装件包绕于接触平台部和连接部,内安装段包绕于连接部且设于翻边扣装部与壳体之间,翻边扣装部将内安装段压紧于壳体。

14、较佳地,第二结构部与内安装段之间围出一安装槽,翻边扣装部设于安装槽中。

15、较佳地,第二结构部加厚处理,第二结构部厚于内安装段。

16、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还包括垫片,垫片套装于连接部,垫片设于内安装段于翻边扣装部之间,垫片的外缘越过翻边扣装部。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绝缘构件实现了对极柱、集流盘、金属揉平层与壳体之间的绝缘,避免漏电引发短路,而且实现绝缘所需的零件数量少,安装方便。实现金属揉平层的绝缘不用包胶处理,优化操作过程,也减少了包胶所形成的胶层,令卷芯可以做的更高,提高了电池的电容量。



技术特征:

1.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包括接触平台部、连接部和翻边扣装部,所述接触平台部与所述翻边扣装部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穿入所述通孔,所述接触平台部露出于所述壳体,所述翻边扣装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翻边扣装部将所述第一结构部压紧于所述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部包括外安装件和内安装段,所述外安装件的一端穿入所述通孔,所述内安装段的一端穿入所述通孔,所述外安装件与所述内安装段相对接而拼接成弯折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安装段、第二结构部和第三结构部首尾相接并形成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安装件的一端与所述内安装段的一端通过平面相贴的方式实现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安装件的一端与所述内安装段的一端通过斜面相贴的方式实现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安装件呈弯折布置,所述外安装件包绕于所述接触平台部和所述连接部,所述内安装段包绕于所述连接部且设于所述翻边扣装部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翻边扣装部将所述内安装段压紧于所述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部与所述内安装段之间围出一安装槽,所述翻边扣装部设于所述安装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部加厚处理,所述第二结构部厚于所述内安装段。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套装于所述连接部,所述垫片设于所述内安装段于所述翻边扣装部之间,所述垫片的外缘越过所述翻边扣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电池,其具有实现绝缘所需零件数量少且不用进行包胶优点。本技术的电池包括壳体、极柱、卷芯、集流盘和绝缘构件。壳体的顶端收口且在顶端开设一通孔。极柱穿设于通孔并以铆接的方式安装于壳体。卷芯的第一端设有金属揉平层。集流盘设于极柱与金属揉平层之间,集流盘分别与极柱和金属揉平层电连接。绝缘构件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结构部、第二结构部和第三结构部,绝缘构件的中心贯穿一结构孔,极柱穿设于结构孔,第一结构部环绕于极柱且设于极柱与壳体之间,第二结构部设于集流盘壳体之间,第三结构部设于卷芯的第一端与壳体之间,第三结构部环绕于卷芯的第一端,并包绕住集流盘和金属揉平层。

技术研发人员:郝易,黄志坚,黄旸,袁庆华,赵悠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