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变器件嵌入水冷板的电池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77664发布日期:2023-09-16 18:46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相变器件嵌入水冷板的电池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相变散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相变器件嵌入水冷板的电池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1、电池在制造、交通动力、电力存储等各个领域中都扮演重要角色。电池的工作温度直接影响电池的整体性能。散热是制约电池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能否有效解决电池发热问题成为电池能否提高极限功率,实现更高性能的关键。

2、现有电池的散热技术是水冷,其原理是通过电池侧壁的壳板将热量带到底部,再由电池底部水冷将热量消散来实现电池的整体散热。

3、然而,现有的水冷散热仅能让电池热量从侧壁传到底部再由底部接触水冷板散热。这种散热路径的散热效率与电池与水冷板之间的热传导面积有关,不能实现高效散热。

4、因此,提高散热时的热传导面积对实现电池高效散热与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电池的高效散热,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相变器件嵌入水冷板的电池散热结构,其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2、一种相变器件嵌入水冷板的电池散热结构,包括电池组和液冷板,所述电池组包括若干整齐排列的电池块,所述液冷板设于电池组的底部和/或顶部和/或侧部,各电池块的侧面设置有相变器件;

3、所述液冷板上对应各相变器件的位置设有插接槽,所述相变器件的液冷板端延伸至插接槽中。

4、进一步地,各相变器件与电池块接触的位置设有第一导热填充层,第一导热填充层应用中需要受到充分挤压,第一导热填充层被充分挤压以保证相变器件与电池块充分接触。

5、进一步地,各相变器件与其下端的插接槽之间设有第二导热填充层,优选为导热胶,在进行导热的同时还能固定相变器件在插接槽中的位置。

6、作为优选地,所述电池为方壳电池。

7、作为优选地,所述相变器件为均热板或压扁热管或环路热管或其他符合要求的封装后具有相变传热功能的器件。

8、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热填充层为导热硅脂层或导热泥层或导热胶层或其它具有导热性质的填充物层。

9、进一步地,所述插接槽与液冷板的水道接通,使得相变器件的液冷板端直接与液冷板中的工质接触传热,增大散热效率。

10、进一步地,所述相变器件与液冷板的接触位置通过焊接固定,并在焊接位置涂密封胶防止漏水。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2、通过将相变器件直接深入液冷板中,本发明能够显著改善电池的发热问题,提高电池散热效率,降低电池整体工作时温度,提升电池额定使用功率,提高电池整体性能和使用时的安全性。本发明使用已产业化生产的相变器件为基础实施,成本低廉。



技术特征:

1.一种相变器件嵌入水冷板的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和液冷板,所述电池组包括若干整齐排列的电池块,所述液冷板设于电池组的底部和/或顶部和/或侧部,各电池块的侧面设置有相变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器件嵌入水冷板的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方壳电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器件嵌入水冷板的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器件为均热板或压扁热管或环路热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器件嵌入水冷板的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填充层为导热硅脂层或导热泥层或导热胶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器件嵌入水冷板的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填充层为导热胶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器件嵌入水冷板的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与液冷板的水道接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器件嵌入水冷板的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器件与液冷板的接触位置通过焊接固定,并在焊接位置涂设密封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变器件嵌入水冷板的电池散热结构,包括电池组和液冷板,所述电池组包括若干整齐排列的电池块,所述液冷板设于电池组的底部和/或顶部和/或侧部,各电池块的侧面设置有相变器件;所述液冷板上对应各相变器件的位置设有插接槽,所述相变器件的液冷板端延伸至插接槽中。本发明通过将相变器件直接深入液冷板中,本发明能够显著改善电池的发热问题,提高电池散热效率,降低电池整体工作时温度,提升电池额定使用功率,提高电池整体性能和使用时的安全性。本发明使用已产业化生产的相变器件为基础实施,成本低廉。

技术研发人员:水沁,尹树彬,赵威,汤勇,张仕伟,黄梓滨,余小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畅能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