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接触器的手动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5489发布日期:2023-12-30 04:5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接触器的手动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接触器的手动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接触器大都配备有手动操作机构,例如申请号为202220991409.4的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接触器手动操作机构,包括开关主体,开关主体上设有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导向杆、手动操作轴和蓄能弹簧,第二滑动板设在第一滑动板的下方,导向杆有两个,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和两个导向杆共同合围成一个不稳定的平行四边形结构,第一滑动板可在垂直方向移动,第二滑动板可在水平方向移动;第二滑动板上设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插接在第二传动组件内;开关主体上设有触头支持件操作轴,第二传动组件与触头支持件操作轴固定连接。

2、现有的接触器,尤其是一拖二接触器的手动操作机构能实现合闸的无关人力操作,但分闸由于接触器反力弹簧和动触头触点弹簧共同作用,使机构预留出来的空行程没有发挥作用,也就是当人操作手动操作结构手柄压缩弹簧蓄能的同时,接触器动触点也会随之分开,这样分闸速度很慢,动触头产生的电弧会很大,该电弧会灼烧触头,大大缩短了接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合闸、分闸且使用寿命更长的智能接触器的手动操作机构。

2、为此,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智能接触器的手动操作机构,其特征是:包括自上而下可拆卸设置的上盖、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活动设有上转块,所述下壳体活动设有与上转块联动的下转块,所述上壳体内设有可促使上转块和下转块快速联动的手操结构。

4、进一步的,所述手操结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且可联动的旋转轴和曲柄,曲柄可与上转块联动,且曲柄两侧均活动设有与之联动的滑块,滑块和上壳体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储能弹簧。

5、进一步的,所述曲柄上端两侧设有第一凸台,所述旋转轴上端穿出上盖,且旋转轴下端设有可在两第一凸台之间活动的第一凸块,所述上转块上端两侧设有第二凸台,所述曲柄下端两侧设有可在第二凸台之间活动的第二凸块。

6、进一步的,所述曲柄两侧均插设有销,销上套设有导杆,所述滑块通过铆钉与导杆活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上转块下端中心设有定位轴、下端两侧设有第一圆弧凸台,所述下转块设有容定位轴插入且转动的第一圆孔,且下转块上端设有插入两第一圆弧凸台之间且与之贴合的第二圆弧凸台,所述第一圆弧凸台一侧设有第一斜坡,所述第二圆弧凸台设有与第一斜坡配合的第二斜坡,所述下转块具有方块部,且方形块和下壳体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下壳体设有容方块部上下移动的方孔。

8、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底部设有容上转块活动穿设的第二圆孔,所述上转块上部设有抵在第二圆孔周边的上壳体上的圆盘,所述第二凸台设于圆盘上。

9、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上端前后两侧设有限位杆,所述上壳体内设有定位板,定位板上设有容限位杆插入且活动的水平滑槽。

10、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和上壳体设有相对的限位槽,所述储能弹簧设于两限位槽之间。

11、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和上壳体通过多个螺钉固定,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多个螺钉固定,所述下壳体通过多个螺钉可拆卸连接有基座,基座内活动设有与下转块联动的触发杆,触发杆配备有第二弹簧。

12、进一步的,所述触发杆两侧均设有多个触头支持,触头支持设有容触发杆抵接的台阶,所述基座内设有定位件,定位件设有第三圆孔,所述触发杆下端设有活动穿设于第三圆孔的立柱,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定位件和触发杆之间的立柱上。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合闸和分闸动作均由手操结构的储能弹簧所蓄的能量释放来完成,过程非常快,实现了触头的快分快合,并无关人力操作,使合闸和分闸产生的电弧很小,触头受电弧的灼烧损伤大大减小,进而大大增加了接触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接触器的手动操作机构,其特征是:包括自上而下可拆卸设置的上盖、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活动设有上转块,所述下壳体活动设有与上转块联动的下转块,所述上壳体内设有可促使上转块和下转块快速联动的手操结构,所述手操结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且可联动的旋转轴和曲柄,曲柄可与上转块联动,且曲柄两侧均活动设有与之联动的滑块,滑块和上壳体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储能弹簧,所述曲柄上端两侧设有第一凸台,所述旋转轴上端穿出上盖,且旋转轴下端设有可在两第一凸台之间活动的第一凸块,所述上转块上端两侧设有第二凸台,所述曲柄下端两侧设有可在第二凸台之间活动的第二凸块,所述曲柄两侧均插设有销,销上套设有导杆,所述滑块通过铆钉与导杆活动连接,所述上转块下端中心设有定位轴、下端两侧设有第一圆弧凸台,所述下转块设有容定位轴插入且转动的第一圆孔,且下转块上端设有插入两第一圆弧凸台之间且与之贴合的第二圆弧凸台,所述第一圆弧凸台一侧设有第一斜坡,所述第二圆弧凸台设有与第一斜坡配合的第二斜坡,所述下转块具有方块部,且方形块和下壳体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下壳体设有容方块部上下移动的方孔,所述上壳体底部设有容上转块活动穿设的第二圆孔,所述上转块上部设有抵在第二圆孔周边的上壳体上的圆盘,所述第二凸台设于圆盘上,所述滑块上端前后两侧设有限位杆,所述上壳体内设有定位板,定位板上设有容限位杆插入且活动的水平滑槽,所述滑块和上壳体设有相对的限位槽,所述储能弹簧设于两限位槽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接触器的手动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上盖和上壳体通过多个螺钉固定,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多个螺钉固定,所述下壳体通过多个螺钉可拆卸连接有基座,基座内活动设有与下转块联动的触发杆,触发杆配备有第二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接触器的手动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触发杆两侧均设有多个触头支持,触头支持设有容触发杆抵接的台阶,所述基座内设有定位件,定位件设有第三圆孔,所述触发杆下端设有活动穿设于第三圆孔的立柱,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定位件和触发杆之间的立柱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接触器的手动操作机构,其特征是:包括自上而下可拆卸设置的上盖、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活动设有上转块,所述下壳体活动设有与上转块联动的下转块,所述上壳体内设有可促使上转块和下转块快速联动的手操结构。该智能接触器的合闸和分闸动作均由手操结构的储能弹簧所蓄的能量释放来完成,过程非常快,实现了触头的快分快合,并无关人力操作,使合闸和分闸产生的电弧很小,触头受电弧的灼烧损伤大大减小,进而大大增加了接触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乐清市智昇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