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护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09052发布日期:2023-07-27 20:20阅读:21来源:国知局
电感护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感护壳结构,属于电子元器件。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电气行业的发展,共模电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样式、各种结构的共模电感也越来越多。目前市场上存在最多、也是最普遍的电感——在磁芯的外面套上一个护壳,以此来保证磁芯和绕组线圈之间的绝缘,这种带护壳的共模电感经过多年行业的发展已经变得非常成熟,由此带来的产品生产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一致性使得此类共模电感在行业中取得一席之地。

2、但有些工程师为了满足性能的要求,在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到批量生产的可实施性。例如:在磁芯不变的情况下,增大线径或增大圈数,使产品达到非常饱和的一种状态,护壳凸起的筋条处容易被线径挤压,导致两个绕组间的距离小于正常的绝缘距离,使电感出现短路的情况。纵使通过一系列的补救措施,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也能够生产,却忽略了产品具体结构可生产的工艺性,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变相的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3、常规的电感护壳存在的缺点有:

4、1、护壳在绕线过程中,尤其是绕组排列非常紧密且线径较粗的情况下,护壳凸起的筋条处容易被线径挤压,导致两个绕组间的距离小于正常的绝缘距离,使电感出现短路的情况。

5、2、护壳和筋条相交的地方在绕制线圈过程中容易被拉裂。

6、3、磁芯装入护壳后,在护壳内部产生晃动,造成性能差等影响。

7、例如,专利《cn 216487544 u》中描述了一种定位槽的共模电感护壳设计。纵然可以通过定位槽来控制进出线的位置,从而达到不挤压护壳的凸起筋条处,但存在的问题如下:(1)对于常规产品而言,护壳加设定位槽,不利于护壳的通用性;(2)护壳加设定位槽会减小护壳的绕线空间,从而使护壳更容易绕线饱和。(3)没有明确磁芯和护壳的匹配方式,没有解决磁芯晃动问题。

8、再如,专利《cn 210443381 u》中描述了一种加弹性橡胶环的的电感,解决了磁芯装入护壳后因为尺寸公差原因造成的晃动的问题,但仍旧有问题如下:(1)与常规的护壳方案相比,加弹性橡胶环增加了产品的成本;(2)没有提出绕线饱和的情况下,防止护壳的凸起筋条破坏的措施。

9、再如,专利《cn 210443407 u》中的一种护壳结构,虽然在护壳凸起的筋条处向内倒角,预想线径不与筋条接触,经试验验证,在圈数饱和的情况下,绕制线圈仍然会破坏筋条处,该护壳结构也未曾提出磁芯晃动的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感护壳结构,在不增加材料成本以及人工成本的前提下,改善背景技术中指出的护壳凸起的筋条处容易被线径挤压、磁芯晃动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感护壳结构,包括凸起结构和倒圆角结构,所述凸起结构设置在电感护壳的凸起筋条与电感护壳接触处,所述倒圆角结构设置在电感护壳和筋条相交处。

3、将电感护壳的凸起筋条与电感护壳接触的地方加上凸起结构,在圈数饱和且线径较粗的情况下,凸起结构就会阻止绕组挤压到电感护壳的凸起筋条,保证了绕组间的绝缘距离。在电感护壳和筋条相交的地方加上倒圆角结构,防止应力集中,防止该处绕线时被拉裂,导致磁芯暴露,发生电压击穿问题。

4、优选的,所述电感护壳与插板配合筋条的内部结构填充为实体。

5、电感护壳与插板配合筋条的内部结构填充为实体,增加其强度,也可有效防止电感护壳的凸起筋条处破裂。

6、优选的,所述电感护壳内部的内圈设置有限位筋条。

7、优选的,所述电感护壳内部的外圈设置有限位筋条。

8、在电感护壳的内部,可以是内圈也可以是外圈,增加两根及其以上的细长限位筋条,在磁芯的尺寸做到下极限偏小时,限位筋条此时就会起作用,限制磁芯出现晃动的情况。

9、优选的,所述倒圆角结构设置在电感护壳和筋条相交处的直角位置。

10、更好的防止应力集中,防止该处绕线时被拉裂,导致磁芯暴露,发生电压击穿问题

11、优选的,所述凸起结构的凸起处设置在电感护壳内圈和绕组之间。具体的,凸起结构可以是三角状,三角状的一个尖角设置在电感护壳内圈和绕组之间。当然,凸起结构也可以是四边形或者其它形状,凸起处会起阻挡的效果,如果线径较粗且饱和的情况,凸起处被破坏了也没有关系,在破坏的过程中,凸起处也会阻止线径向中间的筋条靠拢,保证绝缘距离。

12、在圈数饱和且线径较粗的情况下,凸起结构更好的阻止绕组挤压到电感护壳的凸起筋条,保证了绕组间的绝缘距离。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感护壳结构,在电感护壳的凸起筋条处增加凸起结构,保证了绕组间的绝缘距离。在电感护壳和筋条相交的的直角地方加上倒圆角结构,增加了交界处的抗拉强度。在电感护壳与插板配合筋条的内部结构填充为实体,减少绕线时的破坏。在护壳的内部增加两根及其以上的细长限位筋条,保证磁芯与护壳的匹配性良好。更重要的是,在不增加材料成本以及人工成本的前提下,改善了问题,保证了产品的品质,改善了工艺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感护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凸起结构(1-1)和倒圆角结构(1-2),所述凸起结构(1-1)设置在电感护壳(1)的凸起筋条与电感护壳(1)接触处,所述倒圆角结构(1-2)设置在电感护壳(1)和筋条相交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护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护壳(1)与插板配合筋条的内部结构(1-3)填充为实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感护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护壳(1)内部的内圈设置有限位筋条(1-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感护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护壳(1)内部的外圈设置有限位筋条(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护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圆角结构(1-2)设置在电感护壳(1)和筋条相交处的直角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护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1-1)的凸起处设置在电感护壳(1)内圈和绕组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感护壳结构,属于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包括凸起结构和倒圆角结构,所述凸起结构设置在电感护壳的凸起筋条与电感护壳接触处,所述倒圆角结构设置在电感护壳和筋条相交处。将电感护壳的凸起筋条与电感护壳接触的地方加上凸起结构,在圈数饱和且线径较粗的情况下,凸起结构就会阻止绕组挤压到电感护壳的凸起筋条,保证了绕组间的绝缘距离。在电感护壳和筋条相交的地方加上倒圆角结构,防止应力集中,防止该处绕线时被拉裂,导致磁芯暴露,发生电压击穿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山,李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