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用接地片和光伏组件的接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4467发布日期:2023-11-23 00:28阅读:72来源:国知局
光伏组件用接地片和光伏组件的接地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主要涉及光伏,具体地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用接地片和光伏组件的接地系统。


背景技术:

1、光伏组件边框与光伏支架安装后,需要对光伏组件边框和光伏支架进行接地连接,以防止雷电对光伏发电系统造成损害。光伏组件边框的表面覆盖有保护膜,在接地连接时,通常采用接地片刺穿保护膜以实现光伏组件边框的接地连接。可靠的接地连接对于保护光伏组件系统免受雷电损害至关重要。

2、所以,如何提高光伏系统接地连接的可靠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用接地片和光伏组件的接地系统,该接地片和接地系统方法能够提高光伏系统接地连接的可靠性。

2、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组件用接地片,包括:主体,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主体具有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且与所述第一侧边相邻的第一通孔,每个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具有凸刺,部分第一通孔凸刺的朝向与第三方向相同,剩余部分第一通孔凸刺的朝向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以及第一侧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与所述主体的第一侧边相接,所述第一侧板具有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二通孔,每个所述第二通孔的边缘具有凸刺,部分第二通孔凸刺的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同,剩余部分第二通孔凸刺的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3、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相邻第一通孔的凸刺的朝向相反。

4、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相邻第二通孔的凸刺的朝向相反。

5、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侧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与所述主体的第二侧边相接。

6、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具有折弯板,所述折弯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三方向与所述主体相对设置,以形成限位槽,其中,所述限位槽具有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开口。

7、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出一种光伏组件的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前文所述的接地片;以及光伏组件边框,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侧面与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相抵接,所述主体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相抵接。

8、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压块,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二侧面相抵接,其中,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二侧面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

9、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导轨,与所述主体的第二表面相抵接,其中,所述主体的第一表面与所述主体的第二表面沿第三方向相对。

10、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紧固件,通过所述紧固件和所述压块将所述光伏组件边框与所述导轨固定连接。

11、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的底板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接地片的限位槽内。

12、本申请接地片和接地系统通过在接地片的主体和第一侧板上形成朝向相反的凸刺,实现同时通过两个接地通路将光伏组件接地,提高了光伏组件接地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组件用接地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片,其特征在于,相邻第一通孔的凸刺的朝向相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片,其特征在于,相邻第二通孔的凸刺的朝向相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侧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与所述主体的第二侧边相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具有折弯板,所述折弯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主体相对设置,以形成限位槽,其中,所述限位槽具有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开口。

6.一种光伏组件的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块,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二侧面相抵接,其中,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二侧面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与所述主体的第二表面相抵接,其中,所述主体的第一表面与所述主体的第二表面沿第三方向相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通过所述紧固件和所述压块将所述光伏组件边框与所述导轨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的底板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接地片的限位槽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用接地片和接地系统。该接地片包括:主体,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主体具有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且与第一侧边相邻的第一通孔,每个第一通孔的边缘具有凸刺,多个第一通孔的凸刺的朝向相反;以及第一侧板,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与主体的第一侧边相接,第一侧板具有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二通孔,每个第二通孔的边缘具有凸刺,多个第二通孔的凸刺的朝向相反。本申请接地片和接地系统通过在接地片的主体和第一侧板上形成朝向相反的凸刺,实现同时通过两个接地通路将光伏组件接地,提高了光伏组件接地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茅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