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结构及输配电用漏电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86196发布日期:2023-09-27 13:10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线结构及输配电用漏电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接电保护领域,具体为一种接线结构及输配电用漏电保护器。


背景技术:

1、漏电保护器是家庭用电安全守护小神器。如果家用电气设备发生漏电或者发生人体触电,漏电保护器就能断开开关,可有效避免人身触电,同时防止漏电引起电气火灾和电气设备损坏。

2、现有技术中,漏电保护器只需在用电设备之前安装即可,将零线和火线分别对应接入相应的接线柱。

3、但是,市面上的漏电保护器接线柱多为螺纹结构,需要使用螺丝刀将接线柱拧松,再将输出电线的线头铜丝放在接线柱上,再拧紧接线柱,在拧紧的的过程非熟练人员容易将输出电线的线头铜丝拧出接线柱,此时需要再次拧开接线柱重复上述过程,而且在后期使用时,输出电线的移动,也使得线头铜丝容易从接线柱处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结构及输配电用漏电保护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接线结构,所述接线结构包括:漏电保护器本体,漏电保护器本体的表面开设有接线槽,漏电保护器本体的表面开设有两组卡槽,两组卡槽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滑动块,每个滑动块的表面分别连接弹簧的其中一端。

3、优选的,所述接线槽在漏电保护器本体的内部与卡槽垂直相交,接线槽的底端与中间部位分别与一组卡槽相交,接线槽与两组卡槽整体呈“土”字结构。

4、优选的,所述卡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滑动槽,滑动槽的底部连接弹簧的其中一端。

5、优选的,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滑动槽的内部,滑动块的宽度小于滑动槽的宽度。

6、优选的,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的顶面分别连接拉环,第一卡件的底面设有导电结构。

7、一种输出电用漏电保护器,包括接线结构。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接线结构实现了非专业人员也能轻松安装漏电保护器,只需简单的拉动拉环,将输出电线的线头铜丝沿接线槽放入,再松开拉环,即可完成漏电保护器的接电安装,设置第二卡件将输出电线线头的后端电线卡在接线槽内部,使线头在接线处,不会跟随输出电线的晃动而晃动,解决了漏电保护器在后期使用时,由于输出电线的移动,输出电线的线头容易松动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结构包括:漏电保护器本体(1),漏电保护器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接线槽(2),漏电保护器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两组卡槽(5),两组卡槽(5)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第一卡件(3)和第二卡件(4),第一卡件(3)和第二卡件(4)的两端分别连接滑动块(6),每个滑动块(6)的表面分别连接弹簧(8)的其中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槽(2)在漏电保护器本体(1)的内部与卡槽(5)垂直相交,接线槽(2)的底端与中间部位分别与一组卡槽(5)相交,接线槽(2)与两组卡槽(5)整体呈“土”字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的两侧分别开设滑动槽(7),滑动槽(7)的底部连接弹簧(8)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6)滑动连接在滑动槽(7)的内部,滑动块(6)的宽度小于滑动槽(7)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件(3)和第二卡件(4)的顶面分别连接拉环(9),第一卡件(3)的底面设有导电结构(10)。

6.一种输配电用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接线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接电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接线结构及输配电用漏电保护器,包括:漏电保护器本体,漏电保护器本体的表面开设有接线槽,漏电保护器本体的表面开设有两组卡槽,卡槽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的表面分别连接拉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出的接线结构实现了非专业人员也能轻松安装漏电保护器,只需简单的拉动拉环,将输出电线的线头铜丝沿接线槽放入,再松开拉环,即可完成漏电保护器的接电安装,设置第二卡件将输出电线线头的后端电线卡在接线槽内部,使线头在接线处,不会跟随输出电线的晃动而晃动,解决了漏电保护器在后期使用时,由于输出电线的移动,输出电线的线头容易松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韩金龙,吴永财,杨秀亮,刘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智方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