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插装的三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75351发布日期:2023-08-09 19:0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插装的三极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三极管,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插装的三极管。


背景技术:

1、三极管,全称应为半导体三极管,也称双极型晶体管、晶体三极管,是一种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也用作无触点开关;三极管一般由主体、引脚和顶片组成,安装时,需将主体底部的引脚插入到插头的内部。

2、三极管的引脚很细,在安插过程中,人员若不能精准的与插座相对齐,则引脚在插装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弯曲,从而造成引脚的损坏,导致三极管无法正常使用,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另外设计一种带定位结构的三极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插装的三极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三极管在插装时,引脚容易发生弯曲损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插装的三极管,包括三极管,所述三极管包括主体和引脚,所述主体的底部连接有插座,所述引脚插入到插座内部,所述插座的顶端相对于主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桩,所述主体两侧对称连接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桩与定位结构活动连接,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侧片、活动套片、定位槽和卡合组件,所述侧片固定在主体两侧并与活动套片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套片滑动嵌入到定位槽内部,所述活动套片与定位槽之间通过卡合组件相固定。

3、优选的,所述活动套片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侧片端部滑动嵌入到活动槽的内部。

4、优选的,所述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侧片和活动槽相固定。

5、优选的,所述侧片与活动槽之间设置有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包括防脱块和防脱槽,所述防脱块固定在侧片两侧,所述防脱槽对称开设在活动槽两侧并与防脱块滑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卡块和卡槽,所述卡块固定在活动套片的外侧,所述定位槽内壁开设有卡槽并与卡块相卡合。

7、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封条、贯穿槽和挤压套,所述封条与主体底部胶结连接,所述封条开设有供引脚贯穿的贯穿槽,所述贯穿槽内壁设置有与引脚挤压接触的挤压套。

8、优选的,所述封条的顶面对称固定有限位头,所述主体的底面开设有供限位头卡入的限位槽。

9、优选的,所述主体顶部固定有顶片,所述顶片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通过设计的定位桩和定位结构,在对三极管进行安插时,能够先完成对三极管的定位,让引脚能够精准的与插座相对齐,之后再将引脚完全插入插座,这个过程中,引脚不容易发生弯曲损坏,给三极管的插装带来了方便,也有利于三极管的正常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插装的三极管,包括三极管(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100)包括主体(101)和引脚(102),所述主体(101)的底部连接有插座(200),所述引脚(102)插入到插座(200)内部,所述插座(200)的顶端相对于主体(10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桩(300),所述主体(101)两侧对称连接有定位结构(400),所述定位桩(300)与定位结构(400)活动连接,所述定位结构(400)包括侧片(401)、活动套片(402)、定位槽(404)和卡合组件(406),所述侧片(401)固定在主体(101)两侧并与活动套片(402)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套片(402)滑动嵌入到定位槽(404)内部,所述活动套片(402)与定位槽(404)之间通过卡合组件(406)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插装的三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片(402)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403),所述侧片(401)端部滑动嵌入到活动槽(40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插装的三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403)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侧片(401)和活动槽(403)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插装的三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片(401)与活动槽(403)之间设置有防脱组件(405),所述防脱组件(405)包括防脱块(4051)和防脱槽(4052),所述防脱块(4051)固定在侧片(401)两侧,所述防脱槽(4052)对称开设在活动槽(403)两侧并与防脱块(405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插装的三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406)包括卡块(4061)和卡槽(4062),所述卡块(4061)固定在活动套片(402)的外侧,所述定位槽(404)内壁开设有卡槽(4062)并与卡块(4061)相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插装的三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1)的底部设置有密封组件(500),所述密封组件(500)包括封条(501)、贯穿槽(504)和挤压套(505),所述封条(501)与主体(101)底部胶结连接,所述封条(501)开设有供引脚(102)贯穿的贯穿槽(504),所述贯穿槽(504)内壁设置有与引脚(102)挤压接触的挤压套(5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插装的三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条(501)的顶面对称固定有限位头(502),所述主体(101)的底面开设有供限位头(502)卡入的限位槽(50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插装的三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1)顶部固定有顶片(103),所述顶片(103)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插装的三极管,包括三极管,所述三极管包括主体和引脚,所述主体的底部连接有插座,所述引脚插入到插座内部,所述插座的顶端相对于主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桩,所述主体两侧对称连接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桩与定位结构活动连接,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侧片、活动套片、定位槽和卡合组件,所述侧片固定在主体两侧并与活动套片活动连接;通过设计的定位桩和定位结构,在对三极管进行安插时,能够先完成对三极管的定位,让引脚能够精准的与插座相对齐,之后再将引脚完全插入插座,这个过程中,引脚不容易发生弯曲损坏,给三极管的插装带来了方便,也有利于三极管的正常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颜晓东,洪君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时科微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