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光数据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48308发布日期:2023-08-18 05:12阅读:18来源:国知局
漏光数据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数据传输,具体涉及一种漏光数据转接头。


背景技术:

1、随着信息化不断推进,电子设备品种越发繁多,其数据接口类型也存在差异,为了实现不同电子设备数据的对接,设计了数据转接头,数据转接头主要由壳体、置于壳体内腔的pcb板、集成在pcb板上的功能性电路以及固定在pcb板上的数据接口组成,数据接口与功能性电路连接,可见将不同数据接口进行对接,实现数据的互通。

2、目前在数据转接头的壳体表面一般印刷或雕刻有一些指标参数,为消费提供参考,但是在昏暗的环境中不易确认数据转接头位置,数据转接头壳体表面指标参数更难识别;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方案是在壳体表面镶嵌小型显示屏,小型显示屏与pcb上的电路连接,家用电经过电脑、充电头等的降压处理,为显示屏供电,使显示屏显示相关指标参数,发光的显示屏一方面能在昏暗的环境中直观地暴露其位置,使消费者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数据转接头,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消费者在昏暗的环境中也能识别出数据转接头的指标参数;带显示屏数据转接头虽然能有效解决消费者昏暗环境的识别问题,但是该数据转接头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常与硬性面撞击,数据转接头上的显示屏容易损坏,同时,该数据转接头不易组装,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视觉识别类数据转接头易损坏、难组装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不易损坏,并且易于组装的漏光数据转接头。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漏光数据转接头,包括壳体、pcb板、数据线和接口,pcb板固定在壳体内腔,pcb板上设有集成电路,接口和数据线固定在pcb板上并与集成电路连接,壳体上表面设有多个锣孔,锣孔与壳体内腔连通,多个锣孔形成显示部,pcb板固定有led灯,led灯与集成电路连接。

3、可选地,所述接口为type-c公头,壳体为长方体。

4、本实用新型使用方式及原理:根据数据转接头类型,确定标识指标参数,利用锣孔工具在壳体上表面开设多个锣孔,多个锣孔勾勒出需要显示的数字、字母等如240w,从而在壳体上表面形成显示部,数据线一端设有接口,通过接口与诸如电脑、充电器等连接,电脑、充电器等通过线路向led灯供电,由于壳体内腔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当led灯亮起后,光线通过锣孔漏出壳体,多个漏光的锣孔形成发光的数字、字母等标识内容,从而使消费者能在昏暗的环境中识别数据转接头及其上的内容,发光颜色可以通过选择led灯颜色来调整,同时,由于只是在原有结构上集成了led灯和在壳体表面开设锣孔,不会影响原有的组装布局,因此该数据转接头易于组装。

5、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不易损坏,并且易于组装。



技术特征:

1.漏光数据转接头,包括壳体(1)、pcb板、数据线(2)和接口(3),pcb板固定在壳体内腔,pcb板上设有集成电路,接口和数据线固定在pcb板上并与集成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壳体上表面设有多个锣孔(4),锣孔与壳体内腔连通,多个锣孔形成显示部(5),pcb板固定有led灯,led灯与集成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光数据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接口为type-c公头,壳体为长方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漏光数据转接头,包括壳体、PCB板、数据线和接口,PCB板固定在壳体内腔,PCB板上设有集成电路,接口和数据线固定在PCB板上并与集成电路连接,壳体上表面设有多个锣孔,锣孔与壳体内腔连通,多个锣孔形成显示部,PCB板固定有LED灯,LED灯与集成电路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使用不易损坏,并且易于组装。

技术研发人员:张台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优籁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