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于电芯膨胀的电芯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5775发布日期:2023-11-22 15:27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应于电芯膨胀的电芯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芯组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应于电芯膨胀的电芯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1、由于动力电池中的电芯在工作时会发生膨胀变形,导致动力电池发生微小变形;使得与动力电池连接的巴片发生微小位移,从而使得柔质电路板受到挤压,可能导致线路板发生断裂。以往的柔质电路板通常采用折弯设计或安装悬臂结构来减缓应力,但折弯设计会产生拱起问题,而且悬臂结构需要的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应于电芯膨胀的电芯组件结构。

2、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镍片,镍片的两端呈平面状态,中间部位呈ω型的曲面,曲面两端分别与镍片的两端平面光滑连接,曲面部位开有条形的孔。

3、进一步地,镍片自上而下的投影轮廓形状为矩形,镍片的曲面部位开有多个相同形状的、条形的孔。

4、进一步地,孔的排列方式为平行排列,且将孔设置为通孔,通孔为对称形状;通孔自上而下的正投影形状是中间部分为细长的矩形,通孔的正投影轮廓矩形的长度方向与镍片的正投影轮廓矩形的长度方向相同。

5、一种适应于电芯膨胀的电芯组件包括一种镍片。

6、进一步地,适应于电芯膨胀的电芯组件结构还包括隔离板,在隔离板的一端安装有巴片;巴片与柔质电路板通过镍片连接,镍片的一边与巴片连接,镍片的另一边与柔质电路板连接;柔质电路板安装在隔离板的另一端。

7、进一步地,柔质电路板与隔离板通过自身卡扣结构相连接。

8、进一步地,卡扣通过使设置在公扣上的卡合构件与设置在母扣上的被卡合构件卡合,从而将公扣安装在母扣上,卡合构件包括倒刺状钩部,倒刺状钩部限制公扣相对于母扣的拆卸方向的移动;卡合构件还包括支承部,支承部将所述倒刺状钩部支承在解除卡合构件与被卡合构件相卡合的方向上;通过挤压所述卡合构件便可实现卡合与解除公扣与母扣的卡合。

9、进一步地,在隔离板的工作面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用于放置镍片的弯曲部位。

1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镍片及适应于电芯膨胀的电芯组件结构,因为在镍片的中间部位弯曲处开有条形孔,通过该结构能够削弱镍片的强度,在电芯膨胀时镍片更容易发生变形以缓解柔质电路板受到的的挤压应力。并且,镍片弯曲部位与凹槽的配合起到了支撑镍片的作用。因无需再对柔质电路板进行折弯处理或采用悬臂结构,能够解决因柔质电路板折弯而引起的拱起问题以及悬臂结构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减少柔质电路板量产难点,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适应于电芯膨胀的电芯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适应于电芯膨胀的电芯组件结构包括隔离板(1),在所述隔离板(1)的一端安装有巴片(4);所述巴片(4)与柔质电路板(3)通过镍片(2)连接,镍片(2)的一端与所述巴片(4)连接,镍片(2)的另一端与所述柔质电路板(3)连接;所述柔质电路板(3)安装在所述隔离板(1)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于电芯膨胀的电芯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片(2)的两端呈平面状态,中间部位呈ω型的曲面,曲面两端分别与所述镍片(2)的两端平面(2-2)光滑连接,曲面部位开有条形的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应于电芯膨胀的电芯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片(2)自上而下的投影轮廓形状为矩形,所述镍片(2)的曲面(2-3)部位开有多个相同形状的、条形的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应于电芯膨胀的电芯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排列方式为平行排列,且将所述孔设置为通孔(2-1),所述通孔(2-1)为对称形状;所述通孔(2-1)自上而下的正投影形状是中间部分为细长的矩形,所述通孔(2-1)的正投影轮廓矩形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镍片(2)的正投影轮廓矩形的长度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应于电芯膨胀的电芯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离板(1)的工作面上设置有凹槽(5),所述凹槽(5)用于放置所述镍片(2)的曲面部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镍片及适应于电芯膨胀的电芯组件结构,该适应于电芯膨胀的电芯组件结构包括镍片,镍片呈薄片状,镍片的中间部位呈弯曲状态,镍片的弯曲部位开有条形通孔,在电芯膨胀时镍片更容易发生变形以缓解柔质电路板受到的的挤压应力;该适应电芯膨胀的电芯组件结构还包括隔离板,在隔离板的一端安装有巴片,巴片与动力电池接通,巴片与柔质电路板通过焊接镍片的方式连接;镍片的一条短边与巴片进行焊接,镍片的另一条短边与柔质电路板进行焊接;柔质电路板通过卡扣安装在隔离板的另一端,在隔离板的工作面上设置有凹槽,隔离板的凹槽用于放置镍片的弯曲部位;因此无需再对柔质电路板进行折弯处理或采用悬臂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金文建,孙高森,卢文杰,杨威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德壹连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