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火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9497发布日期:2023-09-02 14:5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点火线圈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点火线圈,尤其是一种点火线圈。


背景技术:

1、点火线圈即是将高压点火线和点火线圈“合二为一”,减少了能量损失,增进了燃烧,提高了燃油能效,是每一个气缸分配一个点火线圈,点火线圈直接安装在火花塞上的顶上,减少电磁辐射,提高车载电子装置的工作稳定性,这种点火方式通过凸轮轴传感器及气缸爆震传感器等,来实现精确点火,它适用于任何缸数的发动机。

2、公开号cn206250049u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拆卸式笔式点火线圈,包括第一壳体和线圈外壳,第一壳体一侧设有连接块,连接块远离第一壳体一端设有连接套,连接套远离连接块一端转动连接有接插头,……线圈外壳底端设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内壁顶端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下端设有高压弹簧,高压弹簧外部套接有护套。这种点火线圈中用以与车上低压电源+连接的接插头可以转动,这样在增加了与车上低压电源+无论是连接还是拆卸时的便捷性,相比传统的无法调节的插接头在使用上更加便捷,尤其是拆卸阶段,但是其依然存在一些缺陷,主要体现在插接头与连接块之间没有稳定的止转结构,连接套是可伸缩的波纹皮套,这种波纹皮套虽然具有一定的止转效果,但无法真正起到完全止转,导致插接头会因为车俩在行驶过程中所发生的颠簸而跟随发生转动,这样会对与插接头内的插针所连接的连接线有一定的破坏力,即产生拉力以及弯折力,进而对连接线造成耗损,加速老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点火线圈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点火线圈,包括壳体和线圈外壳,壳体一侧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置有可调节角度的插接头,且连接块与插接头之间设置有连接套,插接头的下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前部连接件,前部连接件上设置有操作件,操作件上设置有定位单元;连接块靠近定位单元的一侧面上设置有限定定位单元在连接块上最终设置位置的定位结点,以在插接头与车上低压电源正极完成连接并且复位后阻止插接头继续转动。

3、进一步完善,连接块上设置有引导定位单元经第一引导方向、第二引导方向到达定位结点的第一引导通路、第二引导通路。

4、进一步完善,连接块上设置有引导定位单元经拐角方向由第一引导通路到达第二引导通路的拐点。

5、进一步完善,拐点形成有在定位单元到达拐点时完全贴合在定位单元部分表面上的贴合壁。

6、进一步完善,前部连接件具有一个组装基面,组装基面上设置有向背离组装基面方向延伸的轴件,操作件以轴件作为转轴实现转动,且允许通过转动使得定位单元由第一引导通路换位至第二引导通路并到达定位结点。

7、进一步完善,操作件具有一个和组装基面相接触的组装配合面,组装配合面上设置有贯穿操作件的第三引导通路,第三引导通路沿操作件的长度方向设置,轴件延伸至第三引导通路内并在第三引导通路内移动,且允许通过移动使得定位单元由第一引导通路换位至第二引导通路时并到达定位结点。

8、进一步完善,第三引导通路远离轴件的一端处设置有连接基部,连接基部上设置有在操作件移动方向上具有弹性变量的弹性单元,弹性单元对轴件提供支撑以使得定位单元置于定位结点时的状态保持。

9、进一步完善,操作件还具有一个和组装配合面相背对的组装背面,轴件置于第三引导通路内的一端设置有与连接基部呈相对设置的支撑基部,弹性单元对支撑基部提供支撑以使得定位单元置于定位结点时的状态保持。

10、进一步完善,操作件还具有一个触碰基面,触碰基面上设置有防滑块

11、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通过止转结构阻止插接头与车上低压电源正极完成连接并且复位后继续转动,这样就不会因为车俩在行驶过程中所发生的颠簸而跟随发生转动,不会对与插接头内的插针所连接的连接线产生破坏,进而缓解连接线的老化。



技术特征:

1.一种点火线圈,包括壳体(1)和线圈外壳(2),壳体(1)一侧设有连接块(3),连接块(3)上设置有可调节角度的插接头(4),且连接块(3)与插接头(4)之间设置有连接套(5),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头(4)的下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前部连接件(6),所述前部连接件(6)上设置有操作件(7),所述操作件(7)上设置有定位单元(8);所述连接块(3)靠近所述定位单元(8)的一侧面上设置有限定所述定位单元(8)在所述连接块(3)上最终设置位置的定位结点(9),以在所述插接头(4)与车上低压电源正极完成连接并且复位后阻止所述插接头(4)继续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上设置有引导所述定位单元(8)经第一引导方向、第二引导方向到达所述定位结点(9)的第一引导通路(31)、第二引导通路(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上设置有引导所述定位单元(8)经拐角方向由所述第一引导通路(31)到达所述第二引导通路(32)的拐点(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拐点(33)形成有在所述定位单元(8)到达所述拐点(33)时完全贴合在所述定位单元(8)部分表面上的贴合壁(33-a)。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连接件(6)具有一个组装基面(61),所述组装基面(61)上设置有向背离所述组装基面(61)方向延伸的轴件(61-a),所述操作件(7)以所述轴件(61-a)作为转轴实现转动,且允许通过转动使得所述定位单元(8)由所述第一引导通路(31)换位至所述第二引导通路(32)并到达所述定位结点(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7)具有一个和所述组装基面(61)相接触的组装配合面(71),所述组装配合面(71)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操作件(7)的第三引导通路(71-a),所述第三引导通路(71-a)沿所述操作件(7)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轴件(61-a)延伸至所述第三引导通路(71-a)内并在所述第三引导通路(71-a)内移动,且允许通过移动使得所述定位单元(8)由所述第一引导通路(31)换位至所述第二引导通路(32)时并到达所述定位结点(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引导通路(71-a)远离所述轴件(61-a)的一端处设置有连接基部(71-a1),所述连接基部(71-a1)上设置有在所述操作件(7)移动方向上具有弹性变量的弹性单元(10),所述轴件(61-a)置于所述第三引导通路(71-a)内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基部(71-a1)呈相对设置的支撑基部(61-a1),所述弹性单元(10)对所述支撑基部(61-a1)提供支撑以使得所述定位单元(8)置于所述定位结点(9)时的状态保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7)还具有一个和所述组装配合面(71)相背对的组装背面(72),所述轴件(61-a)上设置有可以和所述组装背面(72)相抵接且用以阻止所述轴件(61-a)与所述操作件(7)分离的自锁结构(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7)还具有一个触碰基面(73),所述触碰基面(73)上设置有防滑块(73-a)。


技术总结
一种点火线圈,包括壳体和线圈外壳,壳体一侧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置有可调节角度的插接头,且连接块与插接头之间设置有连接套,插接头的下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前部连接件,前部连接件上设置有操作件,操作件上设置有定位单元;连接块靠近定位单元的一侧面上设置有限定定位单元在连接块上最终设置位置的定位结点,以在插接头与车上低压电源正极完成连接并且复位后阻止插接头继续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止转结构阻止插接头与车上低压电源正极完成连接并且复位后继续转动,这样就不会因为车俩在行驶过程中所发生的颠簸而跟随发生转动,不会对与插接头内的插针所连接的连接线产生破坏,进而缓解连接线的老化。

技术研发人员:吴降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安市旭龙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