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白蚁信号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4199发布日期:2023-08-25 02:18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白蚁信号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信号电缆,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白蚁信号电缆。


背景技术:

1、白蚁是世界五大害虫之一,它们每年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和损失,尤其是电缆铺设工程,经过检索,现有技术(申请号:cn202020128928.9),文中记载了“一种防白蚁阻燃抗干扰复合电缆,由里到外依次包括中心线缆、信号导体层、pe内护层、绝缘绕包层、阻水屏蔽加强层和外护套,中心线缆由导体线芯和绝缘层组成,导体线芯由截面为半圆状的相导体线芯和截面为半圆状的抗干扰中性导体线芯组成,信号导体层由信号导体和信号导体绝缘层组成,信号导体为两个,呈对称状分布在中心线缆的外部与pe内护层的内壁之间,在每个信号导体的外侧包裹有信号导体绝缘层。本实用新型具有阻燃、无毒、无害、无卤、防白蚁的优点,在发生火灾时,电缆不易燃烧,且烟雾危害小,具有很高的安全特性;当电缆直埋敷设时能有效防止白蚁蛀食的危害,符合生态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是一款真正的绿色电缆。”但是,该电缆外侧加强尼龙护套强度大于白蚁的咬合力,但是容易被老鼠啃食,首先破坏外护套层,进而导致白蚁在外护套啃咬破损的地方继续啃咬。

2、申请号:cn201120297033.9记载了“一种防鼠防白蚁电缆,在所述的护套(1)内或外,设有连锁铠装(2),所述的连锁铠装(2)将所述的电缆包裹;所述的连锁铠装(2)的材料采用镀锌钢带或铝合金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了连锁铠装技术,有效地防止了白蚁和老鼠对电缆的侵害,保证电缆安全、正常运行;同时,使得电缆不易被锋利器物磕碰、扎伤而损坏。另外,连锁铠装还能实现屏蔽,减少电缆与外界互相之间的电信号影响。”其中涉及的连锁铠装设置与电缆的最外层,由于连锁铠装的密封性较差,且在内部金属存在锈蚀氧化的缺陷,并且在多根电缆拖拉时容易造成表面的划伤破损。

3、此外现有技术中将防鼠蚁药剂复合到电缆包层中,导致外侧护套被破坏后,药剂散落污染环境,且防鼠蚁效果差,时间短。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新型防白蚁信号电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白蚁电缆存在使用不便,且存在药剂散落污染环境、防鼠蚁效果差以及时间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新型防白蚁信号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护套,且第一护套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防白蚁层,第一防白蚁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护套,并且第二护套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防白蚁层,所述第一防白蚁层包括有硅胶层,且硅胶层的内部复合有药剂层,所述第二防白蚁层与第一防白蚁层结构相同,且第二防白蚁层的内侧设置有铠装层。

3、进一步的,所述铠装层的内侧设置有阻燃层,且阻燃层的内侧设置有屏蔽层,屏蔽层的内侧设置有绝缘层,并且绝缘层的内侧设置有缆芯。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设置为加强尼龙材质,且第一护套的厚度小于第二护套。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白蚁层和厚度小于第二防白蚁层,且第一防白蚁层和第二防白蚁层分别与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粘接固定。

6、进一步的,所述药剂层设置为颗粒状态的防鼠蚁药粉,且防鼠蚁药粉铺撒在硅胶层的层间隙。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皆采用尼龙材质,且缆芯设置为镀锡铜铜包铝结构。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尼龙材质的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起到防白蚁啃咬的效果,且利用第一防白蚁层所包括的硅胶层和药剂层,便于在第一护套被老鼠破坏后,继续啃咬受到药剂层中的防鼠蚁药粉的制约,无法继续啃咬,此外当第一防白蚁层长时期裸露失效后,第二护套和第二防白蚁层依然具有保护效果,进而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其次,由于药剂层铺设且粘滞在硅胶层中,因此不会出现大量药粉在护套破坏后洒落到环境中,进而降低了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防白蚁信号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护套(11),且第一护套(1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防白蚁层(12),第一防白蚁层(1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护套(13),并且第二护套(13)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防白蚁层(14),所述第一防白蚁层(12)包括有硅胶层(121),且硅胶层(121)的内部复合有药剂层(122),所述第二防白蚁层(14)与第一防白蚁层(12)结构相同,且第二防白蚁层(14)的内侧设置有铠装层(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白蚁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铠装层(15)的内侧设置有阻燃层(16),且阻燃层(16)的内侧设置有屏蔽层(17),屏蔽层(17)的内侧设置有绝缘层(18),并且绝缘层(18)的内侧设置有缆芯(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白蚁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套(11)和第二护套(13)设置为加强尼龙材质,且第一护套(11)的厚度小于第二护套(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白蚁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白蚁层(12)和厚度小于第二防白蚁层(14),且第一防白蚁层(12)和第二防白蚁层(14)分别与第一护套(11)和第二护套(13)粘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白蚁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层(122)设置为颗粒状态的防鼠蚁药粉,且防鼠蚁药粉铺撒在硅胶层(121)的层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白蚁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套(11)和第二护套(13)皆采用尼龙材质,且缆芯(19)设置为镀锡铜铜包铝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防白蚁信号电缆,涉及信号电缆领域,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护套,且第一护套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防白蚁层,第一防白蚁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护套,并且第二护套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防白蚁层,所述第一防白蚁层包括有硅胶层,且硅胶层的内部复合有药剂层,所述第二防白蚁层与第一防白蚁层结构相同,且第二防白蚁层的内侧设置有铠装层。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白蚁电缆存在使用不便,且存在药剂散落污染环境、防鼠蚁效果差以及时间短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何友军,陈书涛,张定杰,邓建华,高金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洪乐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