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液冷的电池箱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1412发布日期:2023-07-18 18:5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液冷的电池箱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集成液冷的电池箱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1、为了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现有的一些电池包出现了将液冷流道集成在箱体中的技术方案,一般来说,该电池包的底板采用标准型材制成,利用型材内部的型腔作为供冷却液流通的流道,为了进一步降低冷却液在流道内的流动阻力,通常采用将多条并行流道的冷却流道结构设计方案。然而,由于冷却液的流速较大,多条并行流道的内的冷却液存在分流不均匀问题,导致电池包内的电池模组接受到液冷流道冷却效果不均匀,最终使得电池包内的电池模组之间在充放电过程中温差较大,电池模组的寿命一致性差,进而从整体上降低了电池包的寿命。

2、因此,亟需一种集成液冷的电池箱及电池包,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液冷的电池箱及电池包,其多条并行的冷却流道之间分流均匀,以实现对电池模组的均匀散热。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液冷的电池箱,该集成液冷的电池箱包括:

4、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板和框体,所述底板和框体共同围设形成安装腔,所述底板内设有若干并行的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用于供冷却介质流通,所述框体上设有进水总成和出水总成;

5、汇流板,所述汇流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汇流板内部形成汇流腔,所述汇流腔被分隔为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水总成连通,所述进水通道的另一端与若干并行的所述冷却流道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出水通道的一端与若干并行的所述冷却流道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出水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总成连通;

6、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公端和母端,所述公端设置在所述汇流板上,所述母端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公端与所述母端配合连接,所述导流结构使得所述冷却介质均匀进入到若干并行的所述冷却流道内。

7、可选地,所述进水总成包括进水嘴和第一集流块,所述进水嘴穿设在所述框体上,所述第一集流块与所述进水嘴和所述进水通道连通;

8、所述出水总成包括出水嘴和第二集流块,所述出水嘴穿设在所述框体上,所述第二集流块与所述出水嘴和所述出水通道连通。

9、可选地,所述汇流腔的容积为v1,若干并行的所述冷却流道的总容积为v2,v1/v2的取值范围为0.05~0.6。

10、可选地,所述汇流板的底壁上设有若干进水口和若干出水口,若干所述进水口均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若干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冷却流道一一对应,每个所述进水口与一条所述冷却流道的进水端连通,每个所述出水口与相应的所述冷却流道的出水端连通。

11、可选地,所述进水口和/或所述出水口的环向设有上限位台阶,所述上限位台阶构成所述导流结构的公端;

12、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上限位台阶的位置凹设有下限位台阶,所述下限位台阶构成所述导流结构的母端,所述上限位台阶和所述下限位台阶相互穿插并形成配合连接面,所述上限位台阶将所述冷却介质引入所述冷却流道内。

13、可选地,所述上限位台阶包括第一竖直面、第一水平面和第二竖直面,沿所述下限位台阶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水平面与所述下限位台阶之间形成配合连接面,所述第一竖直面与所述下限位台阶之间具有第一间隙a,所述第二竖直面与所述下限位台阶之间具有第二间隙b。

14、可选地,所述第一间隙a和所述第二间隙b的取值范围均为0.05mm~6mm,所述配合连接面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0.5mm~12mm。

15、可选地,所述底板内设有隔条,所述隔条将所述冷却流道分隔为若干子流道。

16、可选地,沿所述底板的高度方向,所述隔条与所述上限位台阶的末端之间具有第三间隙c,所述第三间隙c的取值范围为0.05mm~10mm。

17、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任一方案中的集成液冷的电池箱。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液冷的电池箱,包括箱体、汇流板和导流结构,箱体的底板内设有若干并行的冷却流道,冷却流道用于供冷却介质流通,箱体的框体上设有进水总成和出水总成,汇流板内部被分隔为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导流结构的公端设置在汇流板上,母端设置在底板上,公端与所述母端配合连接,冷却介质能够从进水总成进入进水通道内,然后经导流结构分流后分别进入到并行的冷却流道内,经冷却流道循环后汇流进入到出水通道内,然后一同从出水总成流出。通过汇流板以及导流结构的设置,实现了多条并行的冷却流道之间的均匀分流,进而多条冷却流道内的冷却介质能够分别对电池模组的各部分均匀散热,使得同一个电池模组内部,以及多个电池模组之间的温差较小,其寿命一致性高,从整体上降低了电池包的寿命。

2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多个电池模组和上述的集成液冷的电池箱。多个电池模组设置在箱体的安装腔内,箱体的底板内设有若干并行的冷却流道,冷却流道用于供冷却介质流通,冷却介质能够对多个电池模组进行降温。汇流板和导流结构将冷却介质向并行的冷却流道内均匀分流,以此使得电池包内的电池模组受到均匀冷却,最终使得电池包内的多个电池模组温差较小,寿命一致性高,从整体上提升了电池包的寿命。另外,该集成液冷的电池箱的结构简单,加工容易,生产制造难度低,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成本较低。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液冷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液冷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总成(200)包括进水嘴(210)和第一集流块(220),所述进水嘴(210)穿设在所述框体上,所述第一集流块(220)与所述进水嘴(210)和所述进水通道(41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液冷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腔的容积为v1,若干并行的所述冷却流道的总容积为v2,v1/v2的取值范围为0.05~0.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液冷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板(400)的底壁上设有若干进水口(411)和若干出水口(421),若干所述进水口(411)均与所述进水通道(410)连通,若干所述出水口(421)均与所述出水通道(420)连通,所述进水口(411)、所述出水口(421)与所述冷却流道一一对应,每个所述进水口(411)与一条所述冷却流道的进水端(111)连通,每个所述出水口(421)与相应的所述冷却流道的出水端(11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液冷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411)和/或所述出水口(421)的环向设有上限位台阶(510),所述上限位台阶(510)构成所述导流结构的公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液冷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台阶(510)包括第一竖直面、第一水平面和第二竖直面,沿所述下限位台阶(520)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水平面与所述下限位台阶(520)之间形成配合连接面(5101),所述第一竖直面与所述下限位台阶(520)之间具有第一间隙a,所述第二竖直面与所述下限位台阶(520)之间具有第二间隙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液冷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a和所述第二间隙b的取值范围均为0.05mm~6mm,所述配合连接面(5101)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0.5mm~12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液冷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0)内设有隔条(113),所述隔条(113)将所述冷却流道分隔为若干子流道(11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液冷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底板(110)的高度方向,所述隔条(113)与所述上限位台阶(510)的末端之间具有第三间隙c,所述第三间隙c的取值范围为0.05mm~10mm。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液冷的电池箱。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集成液冷的电池箱,包括箱体、汇流板和导流结构,箱体的底板内设有若干并行的冷却流道,冷却流道用于供冷却介质流通,箱体的框体上设有进水总成和出水总成,汇流板内部被分隔为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冷却介质从进水总成进入进水通道内,然后经导流结构分流后分别进入到并行的冷却流道内,经冷却流道循环后汇流进入到出水通道内,然后一同从出水总成流出。通过汇流板以及导流结构的设置,实现了多条并行的冷却流道之间的均匀分流,进而实现对电池模组的均匀散热,电池模组的温差较小,寿命一致性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集成液冷的电池箱。

技术研发人员:代华,刘思,赵琪,陈鑫,虞上淼,钟鸿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