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件和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1697发布日期:2023-07-06 01:0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组件和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一般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组件和电池包。


背景技术:

1、二次离子电池作为绿色环保新能源,具有可靠性好,安全性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军工产品等领域。圆柱形电池因其采用卷绕式加工,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而被普及。

2、目前圆柱电池的组装较为复杂,自动化程度较低,人工成本较高。目前现有的电池包中,通常需要多个电池单体组装成一个电池模组,一般可以为四个、八个或者十六个等,电池单体形成电池模组后,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热量和温度分布不均现象,如不及时排出热量,会导致电池性能下降,直接影响到电池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电池组件和电池包,可以方便安装,提高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组件,包括:

3、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电池单体;

4、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分设于所述电池模组两侧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二外壳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电池单体的多个容纳仓。

5、可选地,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端面和侧面,所述端面上设有极柱;所述容纳仓与所述电池单体的侧面接触配合;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覆盖所述电池单体的端面并在对应所述端面的位置处开设有端口,所述电池单体的极柱从所述端口露出或穿出所述端口。

6、可选地,所述端面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朝所述第一端面方向设有第一边界,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朝所述第二端面方向设有第二边界,所述第一边界与第一端面在所述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存在距离,所述第二边界与第二端面在所述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存在距离。

7、可选地,所述电池单体通过导热结构胶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仓上。

8、可选地,还包括:

9、设置在所述电池单体端面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实现不同所述电池单体的电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部,且所述电池单体的极柱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10、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电池模组中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极柱。

11、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与一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极柱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垂直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实现外部电连接的连接端子。

12、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第二面上设有多个容纳槽,所述散热垫贴附在所述容纳槽朝向电池单体的表面第二面上设置有散热垫,所述散热垫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容纳槽,所述第一散热片上的所述容纳槽用于与所述第二散热片上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容纳槽配合以形成所述容纳仓。

13、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均包括散热基板,所述散热基板连续多次弯折后形成所述多个容纳槽。

14、可选地,所述电池单体通过导热结构胶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上。

15、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二散热片均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为金属材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为塑胶材质。

16、可选地,所述第一外壳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口,所述第二外壳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口,所述第一散热口至少完全露出所述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口至少完全露出所述第二散热片。

1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如以上任一所述的电池组件。

1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件和电池包,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形成容纳电池单体的容纳仓,在固定电池单体的同时可以通过散热片吸收电池的热量,实现电池模组的快速散热;通过散热片与壳体组合的方式形成外壳,方便模块化安装,灵活性强,拓展性高,更易实现高速自动化。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端面和侧面,所述端面上设有极柱;所述容纳仓与所述电池单体的侧面接触配合;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覆盖所述电池单体的端面并在对应所述端面的位置处开设有端口,所述电池单体的极柱从所述端口露出或穿出所述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朝所述第一端面方向设有第一边界,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朝所述第二端面方向设有第二边界,所述第一边界与第一端面在所述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存在距离,所述第二边界与第二端面在所述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存在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通过导热结构胶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纳仓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电池模组中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极柱。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与一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极柱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垂直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实现外部电连接的连接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第二面上设有多个容纳槽,所述第一散热片上的所述容纳槽用于与所述第二散热片上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容纳槽配合以形成所述容纳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均包括散热基板,所述散热基板连续多次弯折后形成所述多个容纳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二散热片均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为金属材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为塑胶材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口,所述第二外壳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口,所述第一散热口至少完全露出所述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口至少完全露出所述第二散热片。

12.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电池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组件和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电池单体;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分设于所述电池模组两侧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二外壳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电池单体的多个容纳仓。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形成容纳电池单体的容纳仓,在固定电池单体的同时可以通过散热片吸收电池的热量,实现电池模组的快速散热;通过散热片与壳体组合的方式形成外壳,方便模块化安装,灵活性强,拓展性高,更易实现高速自动化。

技术研发人员:吕泽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