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发动机数据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06677发布日期:2023-08-04 03:3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发动机数据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缆,尤其是指一种车用发动机数据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1、发动机控制线束的作用是传输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电力和信号,控制电脑与发动机传感器连接,以便调节发动机的转速,使发动机达到最佳性能。并且这根线还可以检测发动机内部的温度,以便及时调整发动机的运行状态,从而保持发动机的最佳性能。

2、这种电缆主要用于电动机与其控制系统的连接,适用于安装在温度变化大、长期受机械刮磨、存在化学腐蚀的环境中,并且要保持电缆运行工作期间的安全性可靠性。目前的发动机控制电缆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下面两个方面的问题:

3、一,存在高温如150℃下连续使用发生粘连、变形以及在低温如-40℃出现脆化之虞;

4、二,耐刮擦性、耐油品如汽油及润滑油腐蚀性能、耐电池液腐蚀性能乃至耐臭氧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控制线束使用的电缆在高温以及腐蚀环境条件下均存在较大局限性,造成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发动机数据控制电缆,包括护套、外层ptfe带、编织层、内层ptfe带和若干线缆组件,所述护套、外层ptfe带、编织层和内层ptfe带按照由外至内的顺序依次套设,所述若干线缆组件设置在内层ptfe带内,并且若干线缆组件相互绞合,所述若干线缆组件紧密接触;其中,所述护套的材质为铂金硫化硅橡胶;所述线缆组件包括若干电线,所述若干电线相互绞合,所述电线包括绝缘体和导体,所述绝缘体包裹在导体的外部,所述绝缘体的材质为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本实用新型的车用发动机数据控制电缆,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改善对高低温环境的适应性而藉以避免因高温发生粘连变形以及因低温出现脆化的情形、有利于体现优异的耐刮擦性能、耐油品腐蚀、耐电池液腐蚀和耐臭氧性能而藉以保障长期的使用寿命的发动机数据控制电缆。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体的材质为由若干热镀锡退火的铜丝绞合而成,并且热镀锡退火的铜丝的直径不超过0.41mm。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编织层为金属编织网。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四个所述线缆组件。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组件包括两根所述电线。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套、外层ptfe带、编织层和内层ptfe带呈同心圆设置,所述内层ptfe带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贯穿内层ptfe带的轴线方向。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腔的截面为圆形。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四个所述线缆组件分别位于圆形截面空腔的内接正方形四个角部位置处。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的耐高温温度低于300℃。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四个所述线缆中位于对角线上的两个线缆之间的连线沿空腔的径向设置。

1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发动机数据控制电缆,采用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与铂金硫化硅橡胶的材料结合,达到i so14572老化标准,解决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与辐照交联材料,绝缘脆化的问题,主要用于发动机线束控制电脑与发动机传感器连接的线路,适用于安装在布线紧凑、温度变化大、存在化学腐蚀的环境中,并且要保持电缆运行工作期间的安全性可靠性。选择特殊的铂金硫化硅橡胶用作护套材料,优异的耐高低温、耐化学腐蚀的性能;耐高温最高能达到200℃,目前市场耐高温电缆为辐照交联聚氨酯外被,材料硬度较高产品整体硬度较高,不适合狭小空间安装,硅橡胶外被柔软方便装配作业。



技术特征:

1.一种车用发动机数据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套、外层ptfe带、编织层、内层ptfe带和若干线缆组件,所述护套、外层ptfe带、编织层和内层ptfe带按照由外至内的顺序依次套设,所述若干线缆组件设置在内层ptfe带内,并且若干线缆组件相互绞合,所述若干线缆组件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发动机数据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的材质为由若干热镀锡退火的铜丝绞合而成,并且热镀锡退火的铜丝的直径不超过0.4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发动机数据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为金属编织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发动机数据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所述线缆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发动机数据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组件包括两根所述电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发动机数据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外层ptfe带、编织层和内层ptfe带呈同心圆设置,所述内层ptfe带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贯穿内层ptfe带的轴线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发动机数据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截面为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发动机数据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所述线缆组件分别位于圆形截面空腔的内接正方形四个角部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发动机数据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的耐高温温度低于30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用发动机数据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所述线缆中位于对角线上的两个线缆之间的连线沿空腔的径向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发动机数据控制电缆,包括护套、外层PTFE带、编织层、内层PTFE带和若干线缆组件,护套、外层PTFE带、编织层和内层PTFE带按照由外至内的顺序依次套设在一起,若干线缆组件设置在内层PTFE带内;护套采用铂金硫化硅橡胶;线缆组件由若干绞合在一起的电线组成,电线由绝缘体和导体构成,绝缘体包裹在导体的外部,绝缘体采用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本技术的车用发动机数据控制电缆,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改善对高低温环境的适应性而藉以避免因高温发生粘连变形以及因低温出现脆化的情形、利于体现优异的耐刮擦性能、耐油品腐蚀、耐电池液腐蚀和耐臭氧性能而藉以保障长期的使用寿命的发动机数据控制电缆。

技术研发人员:化明明,陈国军,顾枭,苏丽倩,梁爽,牟善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科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