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鼠尾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0788发布日期:2023-12-14 05:0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鼠尾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适配器电源,尤其涉及一种鼠尾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1、鼠尾在适配器电源领域使用较为频繁,鼠尾通常为注塑在输出线缆端部,固定在产品设备外壳上,起到对线缆拉拔保护,防水密封等作用。

2、在有防水密封结构的产品中,一般对鼠尾有预装步骤,以确保产品的密封防水效果,但因为鼠尾上连带着线缆,在预装过程中鼠尾很容易因为线缆的拖连而从正确的预装位置错位,导致产品的防水密封效果下降,同时也因为现有预装位置的鼠尾限位结构效果不佳,在组装过程中无法起到所需作用,容易出现翘起、掉落等情况,以上情况出现导致需要反复矫正鼠尾,很不利于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鼠尾限位结构,以解决现有的防水密封产品鼠尾易错位以及密封性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鼠尾限位结构,包括:设备外壳与鼠尾,所述设备外壳开设有过线孔,所述设备外壳开设有过线孔,所述设备外壳开设过线孔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过线孔呈90度设置,所述鼠尾设置于线缆端部,所述线缆穿过所述过线孔,所述凹槽内壁设置有与所述鼠尾紧合防止鼠尾脱出的第一限位块。

4、通过上述设计,通过设备外壳开设的过线孔与凹槽中的第一限位块,通过过线孔限制鼠尾的左右以及上下移动,通过第一限位块的设置,使鼠尾在安装时,在线缆穿过过线孔后,第一限位块能够抵住鼠尾尾端防止鼠尾脱出。

5、进一步的,所述鼠尾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于鼠尾与过线孔接触端,所述鼠尾穿过第二限位块中心且所述第二限位块底部对应凹槽内壁形状。

6、通过上述设计,通过鼠尾设置的第二限位块,第二线制块底部对应内壁形状,限制鼠尾左右方向上的位移,同时第二线制块设置于鼠尾与过线孔接触端,提升了设备的密封性。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块和过线孔距离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侧面宽度相等。

8、通过上述设计,通过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紧合,第一限位块抵住第二限位块尾端,防止鼠尾脱出的同时也提升了密封性。

9、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u型槽,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安装面底端为对应凹槽大小的u型结构。

10、通过上述设计,通过凹槽为u型槽与第二限位块底端为u型结构,提升了设备的密封性,同时也使得鼠尾预装好后更为稳固,减少各个方向的力带来的影响。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块高度与所述凹槽深度相等,且顶部为平面设计。

12、通过上述设计,第二限位块的高度与凹槽相等,顶部为平面设计,避免第二限位块高于设备外表面导致安装等情况遭受到外力影响,同时也更为美观。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块高度低于所述鼠尾至所述第二限位块底部的高度。

14、通过上述设计,通过第一限位块高度低于鼠尾至第二限位块底部高度,选择合适的高度,进而了吃掉大部分鼠尾尾端摆动情况,确保大多数情况下鼠尾不会脱出预装位置,确保了预装效果要求,达到提高装备效率与产品质量的目的。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块为u型筋。

16、通过上述设计,通过第一限位块为u型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的同时更为紧合第二限位块的底端,防止鼠尾的脱出,同时提升了密封性。

1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鼠尾限位结构,通过过线孔限制鼠尾左右和上下方向的位移,第一限位块的设计也避免了鼠尾的脱出,通过第二限位块与第一限位块的紧合,提升了密封性,也进一步使得鼠尾更难脱出,避免了大部分鼠尾尾端摆动的情况,第二限位块底端与凹槽为u型设计使鼠尾避免了斜向角度方向的力带给鼠尾的影响,更为稳固,避免了鼠尾易脱出的情况同时提升了密封性,也提高了装配效率以及产品质量。

19、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鼠尾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外壳(1)与鼠尾(2),所述设备外壳(1)开设有过线孔(11),所述设备外壳(1)开设过线孔(11)处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与过线孔(11)呈90度设置,所述鼠尾(2)设置于线缆(21)端部,所述线缆(21)穿过所述过线孔(11),所述凹槽(12)内壁设置有与所述鼠尾(2)紧合防止鼠尾(2)脱出的第一限位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尾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鼠尾(2)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于鼠尾(2)与过线孔(11)接触端,所述鼠尾(2)穿过第二限位块中心且所述第二限位块底部对应凹槽(12)内壁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鼠尾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13)和过线孔(11)距离与所述第二限位块(22)侧面宽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鼠尾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为u型槽,所述第二限位块(22)的安装面底端为对应凹槽(12)大小的u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鼠尾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高度与所述凹槽(12)深度相等,且顶部为平面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鼠尾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13)高度低于所述鼠尾(2)至所述第二限位块底部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鼠尾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13)为u型筋。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适配器电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鼠尾限位结构。包括:设备外壳与鼠尾,设备外壳开设有过线孔,设备外壳开设过线孔处开设有凹槽,凹槽与过线孔呈90度设置,鼠尾设置于线缆端部,线缆穿过过线孔,凹槽内壁设置有与鼠尾紧合防止鼠尾脱出的第一限位块,鼠尾设置有第二限位块,通过第一限位块抵住第二限位块底端防止鼠尾脱出并提升鼠尾与设备外壳连接处的密封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麦格米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