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03292发布日期:2023-09-20 16:16阅读:19来源:国知局
电池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车辆,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目前,车辆的电池包主要包括外壳、电池模组和域控制器,电池模组及域控制器均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且电池模组与域控制器电连接。外壳主要包括箱体和上盖,箱体的顶部具有开口,上盖能拆装地连接于开口处以封闭开口,电池包吊装于车辆的车身。

2、然而,域控制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需要对其进行维修,此时需要先将电池包整体与车身拆卸,才能够打开上盖,再对位于箱体内部的域控制器进行拆卸及维修,大大降低了域控制器的维修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及车辆,能够有效简化域控制器的拆卸过程,提高域控制器的维修效率。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吊装于车辆的车身,其中,所述电池包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箱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箱体的底部或所述箱体的侧部,所述第一开口处能拆装地设有第一盖体;域控制器,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域控制器能穿过所述第一开口。

3、如上所述的电池包,其中,所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及底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连接设有侧壁,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及所述侧壁围合形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开口设于所述底板上,沿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所述域控制器的投影落入所述第一开口的投影中。

4、如上所述的电池包,其中,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域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能拆装地设有第二盖体,所述电池模组能穿过所述第二开口。

5、如上所述的电池包,其中,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容置空间分隔形成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所述域控制器能拆装地设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开口开设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所述电池模组能拆装地设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开口开设于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

6、如上所述的电池包,其中,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汇流排和/或连接线束,所述汇流排和/或所述连接线束贯穿所述隔板,所述汇流排和/或所述连接线束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部并与所述域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汇流排和/或所述连接线束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并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

7、如上所述的电池包,其中,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或所述侧壁的内部形成有冷却流道,所述侧壁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进口及出口,所述冷却流道与所述进口及所述出口连通。

8、如上所述的电池包,其中,所述侧壁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与所述第一腔体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一进口及第一出口,所述第一侧壁上与所述第二腔体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进口及第二出口,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的内部设有多条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环绕所述第一腔体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进口及所述第一出口连通,且所述冷却流道环绕所述第二腔体并分别与所述第二进口及所述第二出口连通。

9、如上所述的电池包,其中,所述侧壁还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所述箱体包括挂接件,每个所述第二侧壁的外表面均连接设有多个所述挂接件,连接于每个所述第二侧壁的各所述挂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10、如上所述的电池包,其中,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还设有结构梁,所述结构梁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结构梁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结构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结构梁与所述电池模组能拆卸的连接。

11、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包。

12、本申请中的电池包及车辆,电池包吊装于车辆的车身,通过在电池包的箱体的底部或箱体的侧部设置第一开口,使域控制器能穿过第一开口,并于第一开口处设置第一盖体,在需要对域控制器进行维修更换时,可以将第一盖体与箱体拆分,通过第一开口处对域控制器进行维修或拆装,在此过程中,维修人员不需要将吊装于车身下方的电池包整体拆卸,能够有效简化域控制器的拆卸过程,提高域控制器的维修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吊装于车辆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13)及底板(14),所述顶板(13)与所述底板(14)之间连接设有侧壁(15),所述顶板(13)、所述底板(14)及所述侧壁(15)围合形成所述容置空间(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电池模组(40),所述电池模组(40)设于所述容置空间(11)中,且所述电池模组(40)与所述域控制器(30)电连接,所述箱体(10)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开口(16),所述第二开口(16)处能拆装地设有第二盖体(50),所述电池模组(40)能穿过所述第二开口(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的内部设有隔板(17),所述隔板(17)将所述容置空间(11)分隔形成第一腔体(111)与第二腔体(112),所述域控制器(30)能拆装地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11)的内部,所述第一开口(12)开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11)的底部;所述电池模组(40)能拆装地设于所述第二腔体(112)的内部,所述第二开口(16)开设于所述第二腔体(112)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汇流排(60)和/或连接线束(70),所述汇流排(60)和/或所述连接线束(70)贯穿所述隔板(17),所述汇流排(60)和/或所述连接线束(7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体(111)的内部并与所述域控制器(30)电连接,所述汇流排(60)和/或所述连接线束(7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体(112)的内部并与所述电池模组(40)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3)、所述底板(14)和/或所述侧壁(15)的内部形成有冷却流道,所述侧壁(15)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进口及出口,所述冷却流道与所述进口及出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5)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153),所述第一侧壁(153)上与所述第一腔体(111)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一进口(151)及第一出口,所述第一侧壁(153)上与所述第二腔体(112)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进口(152)及第二出口,所述顶板(13)与所述底板(14)的内部设有多条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环绕所述第一腔体(111)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进口(151)及所述第一出口连通,且所述冷却流道环绕所述第二腔体(112)并分别与所述第二进口(152)及所述第二出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5)还包括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154),所述箱体(10)包括挂接件(18),每个所述第二侧壁(154)的外表面均连接设有多个所述挂接件(18),连接于每个所述第二侧壁(154)的各所述挂接件(18)沿所述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112)的内部还设有结构梁(19),所述结构梁(19)与所述底板(14)固定连接,且所述结构梁(19)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设置,所述结构梁(1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侧壁(154)固定连接,所述结构梁(19)与所述电池模组(40)能拆卸的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及车辆,电池包吊装于车辆的车身,电池包包括:箱体和域控制器,箱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箱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位于箱体的底部或箱体的侧部,第一开口处能拆装地设有第一盖体;域控制器设于容置空间中,域控制器能穿过第一开口。本申请中的电池包能够有效简化域控制器的拆卸过程,提高域控制器的维修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陆文明,王武练,陈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时代新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