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86499发布日期:2023-07-25 16:01阅读:19来源:国知局
防水插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插头领域,具体涉及防水插头。


背景技术:

1、“漏电保护插头”也称为“剩余电流保护插头”。漏电保护插头”的作用是当该插头所接的电器,如果出现漏电时,在漏电流还未达到伤害人体的电流量之前就自动将电源切断,保护人身安全。

2、公开号cn21748582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插头,其采用压盖来实现对膜片的固定,而且采用灌胶等方式实现插脚的防水,比较麻烦,而且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防水插头,主要解决目前的防水插头结构复杂,成本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防水插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活动配合的按钮,所述壳体内设有线路板,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所述按钮活动的贯穿槽,所述壳体内壁设有由防水材质制成的膜片,所述膜片包括底片,所述底片上设有凸台,所述按钮设于所述凸台内,所述凸台部分伸出与所述壳体外,所述壳体内壁设有凸环,所述贯穿槽设于所述凸环内,所述底片边缘设有翻边,所述底片一端与所述线路板接触,另一端与所述凸环密封配合,所述翻边与所述凸环周向外壁接触。

4、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基座和上盖,所述基座与所述上盖之间设有密封圈。

5、所述基座与所述上盖通过紧固件连接。

6、所述基座上设有支座,所述支座上设有用于电线部分装入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电线之间还设有第二密封圈。

7、所述密封圈部分设于电线的上端面。

8、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插脚穿过的通槽,所述基座内壁相对所述通槽设有第三密封圈,对所述第三密封圈与所述插脚周向外壁密封配合。

9、还包括套盖,所述套盖部分设于所述凸环内且与所述凸环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凸台设于所述套盖内。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防水插头,不需要固定板,并且采用凸环的结构实现密封,在不降低密封能力的同时节省了成本。



技术特征:

1.防水插头,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上设有活动配合的按钮(2),所述壳体内设有线路板(5),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所述按钮活动的贯穿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壁设有由防水材质制成的膜片(3),所述膜片包括底片(31),所述底片上设有凸台(32),所述按钮设于所述凸台内,所述凸台部分伸出与所述壳体外,所述壳体内壁设有凸环(12),所述贯穿槽设于所述凸环内,所述底片边缘设有翻边(33),所述底片一端与所述线路板接触,另一端与所述凸环密封配合,所述翻边与所述凸环周向外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基座(101)和上盖(102),所述基座与所述上盖之间设有密封圈(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与所述上盖通过紧固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支座(1011),所述支座上设有用于电线(91)部分装入的安装槽(1012),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电线之间还设有第二密封圈(10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部分设于电线的上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插脚(104)穿过的通槽(1014),所述基座内壁相对所述通槽设有第三密封圈(105),对所述第三密封圈与所述插脚周向外壁密封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插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盖(6),所述套盖部分设于所述凸环内且与所述凸环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凸台设于所述套盖内。


技术总结
防水插头。主要解决目前的防水插头结构复杂,成本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壁设有由防水材质制成的膜片(3),所述膜片包括底片(31),所述底片上设有凸台(32),所述按钮设于所述凸台内,所述凸台部分伸出与所述壳体外,所述壳体内壁设有凸环(12),所述贯穿槽设于所述凸环内,所述底片边缘设有翻边(33),所述底片一端与所述线路板接触,另一端与所述凸环密封配合,所述翻边与所述凸环周向外壁接触。本技术提供防水插头,不需要固定板,并且采用凸环的结构实现密封,在不降低密封能力的同时节省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淦云建,周志强,谢丹,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创奇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