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均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4575发布日期:2023-08-24 21:3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稳定性均压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稳定性均压环。


背景技术:

1、均压环,主要作用是均压,适用于电压形式为交流的,可将高压均匀分布在物体周围,保证在环形各部位之间没有电位差,从而达到均压的效果。

2、传统设计的均压环固定装置为两组固定夹紧片与端部固定,在长久使用后,夹紧部会发生松动,从而导致均压环整体掉落,造成电器零部件损伤或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稳定性高、易安装的一种高稳定性均压环。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稳定性均压环,包括上环体、下环体,所述上环体与下环体之间通过连接架连接,所述上环体尺寸小于下环体,所述上环体中心位置处设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通过支架与上环体内侧连接,所述固定筒下侧设有可形变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外部通过固定环锁紧。

3、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由两组限位夹片组成,所述限位夹片中部设有弧形凸起,两端设有固定板;两组所述限位夹片之间通过螺栓穿插固定板连接。

4、优选的,所述固定片为四组间隔均匀分布于固定筒下部,所述固定片的外表面呈圆弧状,所述固定片内部设有橡胶层,其中两组相对的所述固定片外侧设有固定槽。

5、优选的,所述固定片与固定筒之间设有固定台阶,所述固定台阶上方的固定筒内设有橡胶筒。

6、优选的,所述限位夹片中部的弧形凸起弧度与固定片的弧度保持一致。

7、优选的,所述固定筒的内侧顶部设有多组不同直径的圆形台阶。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9、1、采用固定筒的结构形式,保证均压环在安装至杆体顶部时,稳定性更高,不会出现轴向位移,避免出现均压环在传统固定夹持松动而掉落的现象,提高安全性;

10、2、在固定筒的内侧顶部设置多组不同直径的圆形台阶,使得固定筒在于不同直径的端部固定时可减小端部与固定筒之间的晃动范围,提高稳定性;同时配合底部的可变形固定片与固定环,可以实现端部下方的主体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对均压环整体的安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稳定性均压环,包括上环体、下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体与下环体之间通过连接架连接,所述上环体尺寸小于下环体,所述上环体中心位置处设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通过支架与上环体内侧连接,所述固定筒下侧设有可形变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外部通过固定环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均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由两组限位夹片组成,所述限位夹片中部设有弧形凸起,两端设有固定板;两组所述限位夹片之间通过螺栓穿插固定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均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为四组间隔均匀分布于固定筒下部,所述固定片的外表面呈圆弧状,所述固定片内部设有橡胶层,其中两组相对的所述固定片外侧设有固定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均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与固定筒之间设有固定台阶,所述固定台阶上方的固定筒内设有橡胶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均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夹片中部的弧形凸起弧度与固定片的弧度保持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均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的内侧顶部设有多组不同直径的圆形台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电气设备配件领域的一种高稳定性均压环,包括上环体、下环体,上环体与下环体之间通过连接架连接,上环体尺寸小于下环体,上环体中心位置处设有固定筒,固定筒通过支架与上环体内侧连接,固定筒下侧设有可形变固定片;固定片外部通过固定环锁紧。本技术采用固定筒的结构形式,同时配合底部的可变形固定片与固定环,可以实现端部下方的主体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对均压环整体的安装,在操作中方便快捷,安全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孙礼平,孙成,袁俊,高书勤,孙健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市瑞华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