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和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23731发布日期:2023-09-21 02:2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电芯和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包,具体涉及一种电芯和电池包。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锂电池包行业蓬勃发展,前端原材料的价格也剧烈波动,电池包的成本大幅度上涨,加之锂电池包使用环境更为复杂,市场对锂电池包提出了控制成本、提高电池包安全性的更高要求。

2、相关技术中,电芯一般包括卷芯、壳体、顶盖组件等。卷芯设置在壳体内,卷芯的极耳通过连接片与顶盖上的极柱电连接。电芯的结构件数量较多,且连接片与顶盖组件以及卷芯之间的焊接工序的异常问题较多,导致电芯的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和电池包,可以改善相关技术中电芯的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包括:

3、第一极柱,所述第一极柱包括第一极柱本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极柱本体连接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至少部分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4、两个卷芯,每一所述卷芯均设有第一极耳,两个所述卷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柱本体包括朝向远离所述卷芯的一侧凸出设置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卷芯的一侧形成有凹腔,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凹腔的侧壁连接。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腔的侧壁的厚度t1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厚度t2之间满足以下关系:0.8×t2≤t1≤1.2×t2。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厚度范围为0.8毫米至1.5毫米。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第一极柱本体的一端设有一开口,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开口的相对两侧。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极柱本体连接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第一极柱本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焊接区;

10、沿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开口的宽度l1与所述第一焊接区的宽度l2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则l1=(l2±4)mm。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开口的长度w1、所述第一焊接区的长度w2以及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长度w3之间满足以下关系:w1=[w3-2×(w+3)±6]mm。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卷芯均设有第一极耳,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卷芯的所述第一极耳连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还包括顶盖和塑胶件;

14、所述顶盖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极柱本体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塑胶件设置在所述顶盖靠近所述卷芯的一侧,沿所述顶盖至所述塑胶件的方向,所述塑胶件的高度为2毫米至3.5毫米。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顶盖至所述塑胶件的方向,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下表面至所述塑胶件的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极耳的厚度,且所述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一极耳的厚度的差值至少为0.2毫米。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还包括第二极柱;

17、所述第二极柱包括第二极柱本体以及与所述第二极柱本体连接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包括至少部分间隔设置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以及所述第四连接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卷芯连接。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部自所述第一极柱本体朝向所述第二极柱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自所述第二极柱本体朝向所述第一极柱延伸。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卷芯还设有第二极耳,所述第三连接部以及所述第四连接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卷芯的所述第二极耳连接。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的高度为200毫米至250毫米,所述电芯的长度为300毫米至400毫米,所述电芯的厚度为70毫米至100毫米。

21、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芯。

2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2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方面,将第一极柱设计为包括第一极柱本体和第一延伸部的结构,通过第一延伸部可以实现第一极柱本体与卷芯的连接,相较于相关技术,不需要设计连接片,从而减少一道激光焊接工序,关闭一个金属粉尘发生源,环境洁净度能做到更高,电芯内部金属颗粒会更少。第二方面,受热受压情况下会引起第一延伸部变形,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至少部分间隔设置,在焊接第一连接部和其中一卷芯时,不会引起第二连接部变形,在焊接第二连接部和另一卷芯时,不会引起第一连接部变形,从而提高焊接良率。由此,本实用新型改善了电芯的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此外,由于减少了电芯的结构件数量,减少了加工工序,本实用新型还降低了物料成本和加工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柱本体包括朝向远离所述卷芯的一侧凸出设置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卷芯的一侧形成有凹腔,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凹腔的侧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的侧壁的厚度t1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厚度t2之间满足以下关系:0.8×t2≤t1≤1.2×t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厚度范围为0.8毫米至1.5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第一极柱本体的一端设有一开口,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开口的相对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极柱本体连接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第一极柱本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焊接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开口的长度w1、所述第一焊接区的长度w2以及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长度w3之间满足以下关系:w1=[w3-2×(w+3)±6]mm。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卷芯均设有第一极耳,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卷芯的所述第一极耳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还包括顶盖和塑胶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顶盖至所述塑胶件的方向,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下表面至所述塑胶件的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极耳的厚度,且所述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一极耳的厚度的差值至少为0.2毫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还包括第二极柱;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自所述第一极柱本体朝向所述第二极柱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自所述第二极柱本体朝向所述第一极柱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卷芯还设有第二极耳,所述第三连接部以及所述第四连接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卷芯的所述第二极耳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高度为200毫米至250毫米,所述电芯的长度为300毫米至400毫米,所述电芯的厚度为70毫米至100毫米。

15.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电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芯和电池包。所述电芯包括第一极柱和两个卷芯。所述第一极柱包括第一极柱本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极柱本体连接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至少部分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卷芯连接。本技术可以提高电芯的安全性,减少电芯的结构件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苑丁丁,陈贤阳,周宇,孙飞,车丽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