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防开路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22367发布日期:2023-07-28 03:0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防开路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流互感器,特别是指一种智能防开路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1、电流互感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的仪器。

2、现有技术中,行业内普遍采用m5、m6端子或二次导线作为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出线方式。由于电流互感器具有在运行中不可二次开路的特性,且采用m5、m6端子连接的二次导线不方便安装和拆卸,导致对电流互感器带电检修或更换二次设备时,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防开路电流互感器,以解决电流互感器带电检修或更换二次设备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智能防开路电流互感器,包括:

4、外壳;

5、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二次绕组;

6、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且与所述二次绕组电连接的智能防开路保护装置;

7、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智能防开路保护装置电连接的插头接口。

8、可选的,所述智能防开路保护装置包括:测量单元、控制单元、可控开关单元,所述测量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所述可控开关单元依次电连接。

9、可选的,所述二次绕组分别与所述测量单元和所述可控开关单元电连接。

10、可选的,所述插头接口包括:基座和多个接触件,所述基座和所述接触件固定连接。

11、可选的,多个所述接触件均与所述智能防开路保护装置电连接。

12、可选的,所述外壳与所述二次绕组之间设置有填充层。

13、可选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多个嵌件。

14、可选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15、可选的,所述二次绕组、所述智能防开路保护装置、所述插头接口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16、可选的,所述外壳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材料外壳。

1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二次绕组;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且与所述二次绕组电连接的智能防开路保护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智能防开路保护装置电连接的插头接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防开路电流互感器中的智能防开路保护装置能够带负荷切断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通过插头接口简化二次导线的连接和拆解工作,为带电维修电流互感器和更换二次设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防开路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开路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防开路保护装置(3)包括:测量单元(31)、控制单元(32)、可控开关单元(33),所述测量单元(31)、所述控制单元(32)、所述可控开关单元(33)依次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防开路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绕组(2)分别与所述测量单元(31)和所述可控开关单元(33)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开路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接口(4)包括:基座(41)和多个接触件(42),所述基座(41)和所述接触件(4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防开路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接触件(42)均与所述智能防开路保护装置(3)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开路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与所述二次绕组(2)之间设置有填充层(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开路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多个嵌件(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开路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多个通孔(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开路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绕组(2)、所述智能防开路保护装置(3)、所述插头接口(4)之间通过导线(5)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开路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材料外壳。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防开路电流互感器,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二次绕组;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且与所述二次绕组电连接的智能防开路保护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智能防开路保护装置电连接的插头接口。本技术所述的智能防开路电流互感器中的智能防开路保护装置能够带负荷切断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通过插头接口简化二次导线的连接和拆解工作,为带电维修电流互感器和更换二次设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瑞奇恩互感器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