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极柱插接结构和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40185发布日期:2023-07-28 11:57阅读:24来源:国知局
电芯极柱插接结构和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芯极柱插接结构和电池。


背景技术:

1、动力电池系统的高压连接设计中,电芯与电芯间常使用汇流排(busbar)实现电连接,其中汇流排通常需要与电芯极柱焊接,这样的连接工艺,对工艺要求高,操作的容错率低。并且,焊接完成的连接结构,无法进行拆卸,导致汇流排与电芯之间无法拆卸,对于维修或组装带来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极柱插接结构和电池,其能够通过弹性插接结构实现与极柱的电连接,实现了电芯的可拆卸连接,避免了焊接手段,提高了整体的容错率,简化了连接工艺,便于拆装。

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极柱插接结构,包括电芯和汇流排,所述电芯的端面设置有极柱,所述极柱凸起于所述电芯的端面,所述汇流排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弹性冠簧,所述弹性冠簧围设形成有一弹性插槽,所述极柱过盈插接在所述弹性插槽中,所述弹性冠簧用于在所述极柱的插接作用下弹性扩张,并弹性抵持在所述极柱的外周面,且所述极柱与所述汇流排电连接。

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冠簧的中部朝内凸起,并弹性抵持在所述极柱的外周面,且所述弹性冠簧与所述极柱电性接触。

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冠簧包括第一端环、第二端环和弹性围栏,所述第一端环设置在所述汇流排的表面,所述弹性围栏的一端接合于所述第一端环,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汇流排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端环接合于所述弹性围栏远离所述汇流排的一端,所述弹性围栏至少部分朝内凸起,并弹性抵持在所述极柱的外周面。

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围栏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弹片,每个所述弹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环,至少部分所述弹片朝内折弯凸起并弹性抵持在所述极柱的外周面。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环和所述第二端环相互平行,所述弹片一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环和所述第二端环之间,且所述弹片为磷青铜片或铍青铜片。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弹片之间形成避让间隙,多个所述避让间隙的宽度相同,以使多个所述弹片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端环和所述第二端环之间。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环和所述第二端环均呈圆形,所述极柱呈圆柱状,并与所述弹性插槽的形状相适配。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芯为多个,所述汇流排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弹性冠簧,多个所述弹性冠簧对应连接于多个所述电芯上的所述极柱,以使多个所述极柱串联为一体。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柱相对于所述电芯的端面的高度大于所述弹性冠簧相对于所述汇流排的表面的高度,以使所述极柱插入所述弹性插槽时与所述汇流排相抵触。

12、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箱体和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极柱插接结构,所述电芯容置在所述箱体内。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极柱插接结构,通过在汇流排上设置弹性冠簧,且弹性冠簧围设形成一弹性插槽,极柱能够过盈插接在弹性插槽中,使得弹性冠簧实现弹性扩张,且弹性冠簧能够弹性抵持在极柱的外周面,实现了极柱与汇流排之间的电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冠簧与极柱之间的弹性连接结构实现与极柱之间的物理连接和电连接,实现了电芯的可拆卸连接,避免了焊接手段,提高了整体的容错率,简化了连接工艺,便于拆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芯极柱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110)和汇流排(130),所述电芯(110)的端面设置有极柱(111),所述极柱(111)凸起于所述电芯(110)的端面,所述汇流排(13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弹性冠簧(150),所述弹性冠簧(150)围设形成有一弹性插槽,所述极柱(111)过盈插接在所述弹性插槽中,所述弹性冠簧(150)用于在所述极柱(111)的插接作用下弹性扩张,并弹性抵持在所述极柱(111)的外周面,且所述极柱(111)与所述汇流排(130)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柱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冠簧(150)的中部朝内凸起,并弹性抵持在所述极柱(111)的外周面,且所述弹性冠簧(150)与所述极柱(111)电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极柱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冠簧(150)包括第一端环(151)、第二端环(153)和弹性围栏(155),所述第一端环(151)设置在所述汇流排(130)的表面,所述弹性围栏(155)的一端接合于所述第一端环(151),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汇流排(130)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端环(153)接合于所述弹性围栏(155)远离所述汇流排(130)的一端,所述弹性围栏(155)至少部分朝内凸起,并弹性抵持在所述极柱(111)的外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极柱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围栏(155)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弹片(157),每个所述弹片(157)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环(15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环(153),至少部分所述弹片(157)朝内折弯凸起并弹性抵持在所述极柱(111)的外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极柱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环(151)和所述第二端环(153)相互平行,所述弹片(157)一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环(151)和所述第二端环(153)之间,且所述弹片(157)为磷青铜片或铍青铜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极柱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弹片(157)之间形成避让间隙(159),多个所述避让间隙(159)的宽度相同,以使多个所述弹片(157)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端环(151)和所述第二端环(15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极柱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环(151)和所述第二端环(153)均呈圆形,所述极柱(111)呈圆柱状,并与所述弹性插槽的形状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极柱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10)为多个,所述汇流排(130)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弹性冠簧(150),多个所述弹性冠簧(150)对应连接于多个所述电芯(110)上的所述极柱(111),以使多个所述极柱(111)串联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极柱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111)相对于所述电芯(110)的端面的高度大于所述弹性冠簧(150)相对于所述汇流排(130)的表面的高度,以使所述极柱(111)插入所述弹性插槽时与所述汇流排(130)相抵触。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极柱插接结构,所述电芯(110)容置在所述箱体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极柱插接结构和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电芯极柱插接结构包括电芯和汇流排,电芯的端面设置有极柱,极柱凸起于电芯的端面,汇流排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弹性冠簧,弹性冠簧围设形成有一弹性插槽,极柱过盈插接在弹性插槽中,弹性冠簧用于在极柱的插接作用下弹性扩张,并弹性抵持在极柱的外周面,且极柱与汇流排电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弹性冠簧与极柱之间的弹性连接结构实现与极柱之间的物理连接和电连接,实现了电芯的可拆卸连接,避免了焊接手段,提高了整体的容错率,简化了连接工艺,便于拆装。

技术研发人员:张莉娟,杜俊丰,程振醒,金佺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