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及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21900发布日期:2023-09-21 01:2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包及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包,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电池包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通常包括单体电池、连接片和换热板,连接片与单体电池焊接并与电路板电连接,换热板与单体电池连接以与单体电池进行热交换。

2、在现有技术中,换热板通常只设置在单体电池的底部,且只对单体电池进行热交换,由于连接片与单体电池焊接,单体电池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连接片上,因而连接片也需要散热,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连接片设计成大尺寸以增加散热面积,但成本较高,且占用了电池包内的较多空间,降低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包的连接片占用较大空间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的一端设有极柱;隔离板组件,包括隔离板、连接片和导热结构,隔离板位于单体电池设有极柱的一侧,所述隔离板设有通孔,所述连接片连接于所述隔离板,并通过所述通孔连接于所述极柱,所述导热结构连接于所述连接片背离所述单体电池的一端;第一换热板,位于所述隔离板的一侧,且与所述导热结构的一端贴合。

4、可选的,所述隔离板设置有卡槽,所述连接片设置于所述卡槽中,所述通孔与所述卡槽连通,所述导热结构连接于所述连接片背离所述单体电池的一端,所述卡槽能够容纳所述导热结构的至少部分。

5、可选的,所述导热结构对应所述连接片设置,所述卡槽能够容纳并限位所述导热结构。

6、可选的,所述卡槽以及所述连接片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卡槽间隔设置于所述隔离板上,各所述连接片与各所述卡槽对应设置。

7、可选的,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内设有容置腔,且所述容置腔于所述架体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安装口,所述单体电池以及所述隔离板组件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换热板连接于所述架体,且所述第一换热板封堵所述第一安装口。

8、可选的,所述架体还包括围板和底板,所述围板连接于所述底板并围设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围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口,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二换热板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单体电池。

9、可选的,所述架体还包括围板,所述围板内部中空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于所述围板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口,于相背的另一端形成第二安装口,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二换热板连接于所述围板背离所述第一换热板的一端,并封堵所述第二安装口。

10、可选的,所述单体电池还包括防爆阀,所述防爆阀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设有所述极柱的端部;所述电池包具有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单体电池与所述隔离板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卡槽、所述单体电池以及所述隔离板围设形成排气通道,所述防爆阀对应所述排气通道设置。

11、可选的,所述第一换热板包括至少两个流道板,一所述流道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架体以及所述隔离板组件,并封堵所述第一安装口,相背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所述流道板两个所述流道板相焊接。

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包。

13、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通过设置第一换热板与单体电池进行热交换,以确保单体电池处于合适的温度,延长单体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第一换热板通过连接片与单体电池进行连接,即第一换热板同样能够与连接片发生热交换,故连接片无需设计成较大尺寸以增加散热面积,降低了成本以及节省了空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21)设置有卡槽(211),所述连接片(22)设置于所述卡槽(211)中,所述通孔与所述卡槽(211)连通,所述导热结构(23)连接于所述连接片(22)背离所述单体电池(10)的一端,所述卡槽(211)能够容纳所述导热结构(23)的至少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结构(23)对应所述连接片(22)设置,所述卡槽(211)能够容纳并限位所述导热结构(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11)以及所述连接片(22)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卡槽(211)间隔设置于所述隔离板(21)上,各所述连接片(22)与各所述卡槽(211)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架体(50),所述架体(50)内设有容置腔,且所述容置腔于所述架体(50)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安装口,所述单体电池(10)以及所述隔离板组件(20)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换热板(30)连接于所述架体(50),且所述第一换热板(30)封堵所述第一安装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50)还包括围板和底板,所述围板连接于所述底板并围设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围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口,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第二换热板(40),所述第二换热板(40)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单体电池(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50)还包括围板,所述围板内部中空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于所述围板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口,于相背的另一端形成第二安装口,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第二换热板(40),所述第二换热板(40)连接于所述围板背离所述第一换热板(30)的一端,并封堵所述第二安装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10)还包括防爆阀(12),所述防爆阀(12)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10)设有所述极柱(11)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板(30)包括至少两个流道板,一所述流道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架体(50)以及所述隔离板组件(20),并封堵所述第一安装口,相背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所述流道板。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及电动汽车,所述电池包包括:单体电池,单体电池的一端设有极柱;隔离板组件,包括隔离板、连接片和导热结构,隔离板位于单体电池设有极柱的一侧,隔离板设有通孔,连接片连接于隔离板,并通过通孔连接于极柱,导热结构连接于连接片的一端;第一换热板,位于隔离板的一侧,且与导热结构的一端贴合。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通过设置第一换热板与单体电池进行热交换,以确保单体电池处于合适的温度,延长单体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第一换热板通过连接片与单体电池进行连接,即第一换热板同样能够与连接片发生热交换,故连接片无需设计成较大尺寸以增加散热面积,降低了成本以及节省了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程志刚,叶进勇,郭立立,马斌斌,张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