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包内部集成高压连接器的控制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1680发布日期:2023-08-18 11:2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动力电池包内部集成高压连接器的控制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动力电池包用控制盒,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内部集成高压连接器的控制盒。


背景技术:

1、在新能源电动车领域中,控制盒包含pdu(power distributionunit电源分配单元)和bdu(batterydisconnect unit电池包断路单元),一般是由高压继电器、高压保险丝、铜排、接插件、分流器/电流传感器、壳体、线束等零部件组成。bdu是通过外部控制系统控制bdu内部高压继电器的通断,从而对电池包进行充电和放电,由于bdu不具备电磁屏蔽及ip67防护安全级别要求,通常是将其安装在电池包内,依靠电池包来进行防护。而pdu是自身带有控制系统,并带有防护功能,通常是置于动力电池包外。

2、目前,现有新能源动力电池包内部的控制盒上一般无高压连接器(如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所示),高压连接器通常是安装在动力电池包上,控制盒需要通过在动力电池包内使用转接铜排与安装在动力电池包上的高压连接器连接,以实现动力电池包的充、放电功能。该方式不仅需要在动力电池包的主回路上使用转接铜排,增加成本,也增加了控制盒组装工序,而且还会过多的占用动力电池包内部空间。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内部集成高压连接器的控制盒,以克服现有动力电池包内部的控制盒需要使用转接铜排连接至动力电池包上的高压连接器从而造成成本和工序的增加,以及占用动力电池包内部空间大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电池包内部集成高压连接器的控制盒,密封装设于动力电池包的电池包外壳内,包括:高压连接器、控制盒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壳体内且电连接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器件,所述高压连接器安装在所述控制盒壳体上并与所述电器件电连接,从而接入所述动力电池包的主回路中,且所述高压连接器的插接端向外伸出于所述电池包外壳,以作为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外接口使用。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压连接器上设置有一对铜排,该一对铜排各自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插接端内,其各自的另一端均直接固定连接在所述电器件上。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铜排采用的是软铜排或软铜编织线。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盒壳体上设置有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用于对安装在所述控制盒壳体上的所述高压连接器进行定位。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壳体一侧的限位凸筋,且所述限位凸筋的形状与所述高压连接器的连接器座的局部轮廓相仿,以此在所述限位凸筋内形成有定位槽,所述连接器座置于该定位槽内。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盒壳体具有一上盖,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压附在所述连接器座顶部的限位部,且该限位部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连接器座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插设在所述定位槽内。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高压连接器的连接器座上的凸柱、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壳体上且与所述凸柱配合的限位槽,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座与所述控制盒壳体之间的卡扣结构。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包外壳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和通孔,所述控制盒壳体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并使得所述插接端穿过所述通孔向外伸出。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压连接器设置有连接器座,所述连接器座贴靠在所述电池包外壳的内侧壁上,并且在其之间安装有密封圈和屏蔽层。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器座使用若干螺丝与所述电池包外壳固定。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内部集成高压连接器的控制盒,通过将高压连接器集成在控制盒上并与控制盒内的电器件电连接,且随同控制盒一并固定在动力电池包的电池包外壳内,作为动力电池包的外接口使用,从而取消了动力电池包主回路上的转接铜排,既降低了材料成本,又简化了控制盒本身组装工艺,同时也节省了动力电池包内部空间,使得动力电池包尽可能的多装电芯,提升能量密度;

14、2)本实用新型依靠高压连接器自身的铜排直接与控制盒壳体内的电器件连接,摒弃了传统高压连接器与电器件之间使用其他铜排零部件连接的方式,进一步降低了材料成本,且省去一处打螺钉工序,提高控制盒产品生产效率,并有利于实现控制盒小型化;

15、3)本实用新型中高压连接器的铜排采用的是软铜排或软铜编织线,能够降低对动力电池包以及集成高压连接器的控制盒的形位精度要求,并有利于降低螺钉锁附时产生的内应力;

16、4)本申请通过在控制盒壳体上设置定位结构,能够实现高压连接器随同控制盒在动力电池包内的准确定位。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电池包内部集成高压连接器的控制盒,密封装设于动力电池包的电池包外壳(1)内,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连接器(2)、控制盒壳体(3)以及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壳体(3)内且电连接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器件(4),所述高压连接器(2)安装在所述控制盒壳体(3)上并与所述电器件(4)电连接,从而接入所述动力电池包的主回路中,且所述高压连接器(2)的插接端(201)向外伸出于所述电池包外壳(1),以作为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外接口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内部集成高压连接器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连接器(2)上设置有一对铜排(202),该一对铜排(202)各自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插接端(201)内,其各自的另一端均直接固定连接在所述电器件(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内部集成高压连接器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202)采用的是软铜排或软铜编织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内部集成高压连接器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壳体(3)上设置有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用于对安装在所述控制盒壳体(3)上的所述高压连接器(2)进行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内部集成高压连接器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壳体(3)一侧的限位凸筋(301),且所述限位凸筋(301)的形状与所述高压连接器(2)的连接器座(203)的局部轮廓相仿,以此在所述限位凸筋(301)内形成有定位槽,所述连接器座(203)置于该定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内部集成高压连接器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壳体(3)具有一上盖(302),所述上盖(302)上设置有压附在所述连接器座(203)顶部的限位部,且该限位部上开设有定位槽(3021);所述连接器座(203)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凸台(2031),所述定位凸台(2031)插设在所述定位槽(3021)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内部集成高压连接器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高压连接器(2)的连接器座(203)上的凸柱(2032)、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壳体(3)上且与所述凸柱(2032)配合的限位槽(303),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座(203)与所述控制盒壳体(3)之间的卡扣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内部集成高压连接器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外壳(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101)和通孔(102),所述控制盒壳体(3)固定在所述安装槽(101)内,并使得所述插接端(201)穿过所述通孔(102)向外伸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内部集成高压连接器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连接器(2)设置有连接器座(203),所述连接器座(203)贴靠在所述电池包外壳(1)的内侧壁上,并且在其之间安装有密封圈(204)和屏蔽层(20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内部集成高压连接器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座(203)使用若干螺丝(5)与所述电池包外壳(1)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包内部集成高压连接器的控制盒,密封装设于动力电池包的电池包外壳内,包括:高压连接器、控制盒壳体以及设置在控制盒壳体内且电连接于动力电池包的电器件,高压连接器安装在控制盒壳体上并与电器件电连接,从而接入动力电池包的主回路中,且高压连接器的插接端向外伸出于电池包外壳,以作为动力电池包的外接口使用。本技术通过将高压连接器集成在控制盒上并与控制盒内的电器件电连接,且随同控制盒一并固定在动力电池包的电池包外壳内,作为动力电池包的外接口使用,从而取消了动力电池包主回路上的转接铜排,既降低了材料成本,又简化了控制盒本身组装工艺,同时也节省了动力电池包内部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彭勇,徐敏文,曹湃,吴玮珉,施生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国力源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