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线束隔离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7005发布日期:2023-09-23 21:13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线束隔离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线束隔离板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电池的改进型线束隔离板。


背景技术:

1、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动力来源于汽车电池,汽车电池除了给驱动电机提供动力外还需要为其他相关设备提供电力,上述电连接的实现需要借助线束;线束在连接到电池时需要借助隔离板来防止相邻线束之间发生误搭接,现有的线束隔离板上的导线块是在绝缘板制成后手动安装上去的,安装不方便,生产效率较低,人力成本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2、授权公告号为cn21248548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池的线束隔离板,其导电板均在绝缘板制造时同时嵌入以形成一体式结构,无需手动安装;但其在批量制造过程中对设备要求较高,相较于分体式手动安装的方式,一体式结构制造成本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线束隔离板,以解决现有线束隔离板无法兼顾灵活手动装配和安装牢固的问题,并同时降低了线束隔离板的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改进型线束隔离板,所述线束隔离板包括:

4、绝缘板,所述绝缘板至少部分区域镂空,所述镂空处可容纳导电板设置;

5、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导电板,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板通过绝缘板相互电隔离;以及

6、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有第一弹性夹部和第二弹性夹部;

7、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夹部连接在绝缘板上,所述第二弹性夹部连接在导电板上。

8、优选地,所述绝缘板沿长度方向靠近两侧位置均开设多个镂空区域。

9、优选地,所述导电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电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一导电板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二导电板的数量,所述第一导电板的尺寸大于第二导电板的尺寸。所述第一导电板可连接的汽车线束多于第二导电板。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均通过至少三个连接件与绝缘板进行连接。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板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绝缘板进行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由至少两个相同规格尺寸的第一连接件所制成,所述第二连接件卡接在所述第一导电板沿长度方向的边缘上。

12、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夹部包括第一上唇缘和第一下唇缘,所述第二弹性夹部包括第二上唇缘和第二下唇缘;所述第一上唇缘和第一下唇缘形成的第一弹性夹部开口宽度小于绝缘板的边缘厚度;所述第二上唇缘和第二下唇缘形成的第二弹性夹部开口宽度小于导电板的边缘厚度。

13、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板和/或第二导电板在朝向绝缘板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凸起部。

14、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夹部和第二弹性夹部通过中间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夹部、第二弹性夹部、中间连接部通过一体成型得到或者通过分体连接的方式得到。

15、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夹部和第二弹性夹部的开口可以是沿水平方向错开设置的,也是可以在同一水平方向上设置的。

16、优选地,所述第一下唇缘和/或第二下唇缘靠近下端位置还设置有弹性部。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线束隔离板,通过包括第一弹性夹部和第二弹性夹部的连接件设置,不仅可以牢固地将导电板连接在绝缘板上,而且可以灵活地进行手动装配,无需另外使用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

19、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线束隔离板,通过灵活地手动装配方式,降低了线束隔离板的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型线束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隔离板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线束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沿长度方向靠近两侧位置均开设多个镂空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线束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电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一导电板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二导电板的数量,所述第一导电板的尺寸大于第二导电板的尺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线束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均通过至少三个连接件与绝缘板进行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线束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板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绝缘板进行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由至少两个相同规格尺寸的第一连接件所制成,所述第二连接件卡接在所述第一导电板沿长度方向的边缘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线束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夹部包括第一上唇缘和第一下唇缘,所述第二弹性夹部包括第二上唇缘和第二下唇缘;所述第一上唇缘和第一下唇缘形成的第一弹性夹部开口宽度小于绝缘板的边缘厚度;所述第二上唇缘和第二下唇缘形成的第二弹性夹部开口宽度小于导电板的边缘厚度。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线束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板和/或第二导电板在朝向绝缘板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凸起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线束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夹部和第二弹性夹部通过中间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夹部、第二弹性夹部、中间连接部通过一体成型得到或者通过分体连接的方式得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线束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夹部和第二弹性夹部的开口可以是沿水平方向错开设置的,也是可以在同一水平方向上设置的。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进型线束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唇缘和/或第二下唇缘靠近下端位置还设置有弹性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线束隔离板,其包括:绝缘板,连接件,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导电板;所述绝缘板至少部分区域镂空,所述镂空处可容纳导电板设置;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板通过绝缘板相互电隔离;所述连接件设有第一弹性夹部和第二弹性夹部;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夹部连接在绝缘板上,所述第二弹性夹部连接在导电板上。本技术的改进型线束隔离板,解决了现有线束隔离板无法兼顾灵活手动装配和安装牢固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童剑锋,沈立跳,岩孤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德永成双海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