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44274发布日期:2023-08-06 00:4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耳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极耳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进行电芯的组装时,需要将电芯与电芯壳体进行组装,电芯的极耳与电芯壳体上的转接片进行焊接,在电芯的极耳与电芯下方的电芯壳体上的转接片焊接时,是通过机械手将电芯慢慢放下,电芯的极耳会与电芯壳体上的转接片接触,然后进行焊接即可。

2、但是在电芯放下的过程中,电芯上的极耳会在下料的过程中出现翻折或者卷绕等情况,若是直接进行焊接,会导致极耳底层与转接片之间的接触面不平,会在焊接过程中,出现漏焊的情况,造成电芯报废,降低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耳整形装置,其可通过整形辊的往复运动,极耳在整形辊的往复运动过程中能够被捋平以进行整形。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极耳整形装置,包括,

4、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放置电芯的整形工位;

5、整形组件,包括整形辊、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整形辊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带动下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整形工位运动以使整形辊伸入或者退出所述整形工位;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在所述整形辊伸入整形工位后,带动所述整形辊沿一整形方向运动。

6、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整形辊往复运动,将极耳捋平,减少极耳在焊接之前出现的翻折或者卷绕等情况,也即极耳可以在被捋平之后可以完全平整的搭接在电芯壳体的转接片上,然后再进行焊接,如此,减少焊接后出现的漏焊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以及安装板(22),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底座(50)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安装板(22)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安装板(22)沿所述整形方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整形工位运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以及安装座(32);所述第二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22)上;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安装座(32)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安装座(32)沿所述整形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整形辊(10)枢接于所述安装座(3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2)朝向整形工位的侧部设有限位块(23);所述限位块(23)伸出于所述安装板(22);所述限位块(23)用于与所述安装座(32)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2)上设有用于所述限位块(23)抵接的抵接块(33)。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2)的底端设有导向套(221);所述底座(50)上设有导轨(51);所述导轨(51)沿所述整形方向延伸;所述导向套(221)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导轨(51)外。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气缸(21),所述第一气缸(21)的缸体安装于所述底座(50)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211)形成为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并与所述安装板(22)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气缸(31),所述第二气缸(31)的缸体安装于所述安装板(22),所述第二气缸(31)的活塞杆形成为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并与所述安装座(32)连接。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工位上设有承托块(5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极耳整形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放置电芯的整形工位;整形组件,包括整形辊、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整形辊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带动下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整形工位运动以使整形辊伸入或者退出所述整形工位;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在所述整形辊伸入整形工位后,带动所述整形辊沿一整形方向运动。本技术的极耳整形装置,其可通过整形辊的往复运动,极耳在整形辊的往复运动过程中能够被捋平以进行整形。

技术研发人员:江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创新航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