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结构、极片、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08395发布日期:2023-12-07 10:5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耳结构、极片、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二次电池,尤其涉及一种极耳结构、极片、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1、软包电芯主要通过铝塑膜受热pp融合完全封装,铝塑膜与极耳位置封装主要通过铝塑膜pp与极耳位置的极耳胶加热后融合在一起,此位置与其他位置对比,厚度更厚,业内通过对应位置设置槽位进行封装,槽位内与位置均在极耳槽内,此两者区域存在一个极耳金属带厚度的高度差,此区域溶胶通过pp的挤胶进行填充,电芯充放电电流越大,所需的极耳金属带越厚,对应非金属带区域所需pp的填充量越大,易出现填充不足漏液现象,降低槽溶度又会出现压断极耳/极耳金属带区域过熔腐蚀漏液的现象,两者不能同时兼得,电芯设计局限,同时封装可靠性不受控,风险较大,设计一种极耳主要针对大电流充放电电芯/极耳金属带厚电芯,既能提升电芯槽位内pp填充率又能保证极耳的安全性,提高产品品质与电芯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极耳结构,调节极耳胶的厚度,从而避免填充不足导致的漏液和过熔导致的腐蚀漏液。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极耳结构,包括极耳片、设置于所述极耳片展开面两侧的第一极耳胶以及设置于所述极耳片厚度面两侧的第二极耳胶,所述第二极耳胶的厚度大于极耳片展开面两侧的第一极耳胶的厚度之和。

4、其中,所述第一极耳胶的厚度为20~400μm,所述第二极耳胶的厚度为100~1000μm。优选地,第一极耳胶的厚度为20~300μm、30~300μm、50~200μm、60~100μm,具体地第一极耳胶的厚度为20μm、40μm、60μm、80μm、100μm、150μm、200μm、250μm、300μm、350μm、400μm,所述第二极耳胶的厚度为100~800μm、100~600μm、200~500μm、300~400μm,具体地,第二极耳胶的厚度为100μm、200μm、300μm、400μm、500μm、600μm、700μm、800μm、900μm、1000μm。

5、其中,所述第一极耳胶的长度为1.5~100mm,所述第二极耳胶的长度为2.5~20mm。优选地第一极耳胶的长度为1.5mm、2mm、5mm、10mm、20mm、40mm、60mm、80mm、90mm、100mm,优选地第二极耳胶的长度为2.5mm、8mm、10mm、12mm、15mm、18mm、20mm。

6、其中,所述极耳片的厚度为60~400μm。极耳片的厚度为60μm、80μm、90μm、100μm、200μm、300μm、400μm。

7、其中,所述极耳片的宽度为1.5~100mm。极耳片的宽度为1.5mm、5mm、8mm、12mm、15mm、18mm、25mm、30mm、40mm、50mm、60mm、70mm、80mm、90mm、100mm。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极片,具有更好的质量。

9、一种极片,包括上述的极耳结构。

10、具体地,一种极片,包括极耳片,设置于极耳片至少一侧面的活性物质涂层,所述极耳片设置有上述极耳结构。所述极耳片为铜箔、铝箔或金属复合箔中的一种。

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具有更好的质量。

12、一种二次电池,包括上述的极片。具体地,一种二次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离膜、电解液以及壳体,所述隔离膜用于将正极片和负极片分隔,所述壳体用于将正极片、负极片、隔离膜、电解液装设封装。

1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具有持久的使用时间,安全性好。

14、所述用电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笔记本电脑、笔输入型计算机、移动电脑、电子书播放器、便携式电话、便携式传真机、便携式复印机、便携式打印机、头戴式立体声耳机、录像机、液晶电视、手提式清洁器、便携cd机、迷你光盘、收发机、电子记事本、计算器、存储卡、便携式录音机、收音机、备用电源、电机、电动汽车、摩托车、助力自行车、自行车、照明器具、玩具、游戏机、钟表、电动工具、闪光灯、照相机等。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极耳结构通过调节第一极耳胶和第二极耳胶的厚度,使位于极耳片厚度面两侧的第二极耳胶的厚度大于位于极耳片展开面两侧的第一极耳胶的厚度之和,即增加第二极耳胶处的厚度,使对应槽位的pp填充量增加,减少了第二极耳胶处与第一极耳胶处填充胶量的差异,从而避免第二极耳胶处填充不足导致的漏液问题,也避免了第一极耳胶处过熔导致的腐蚀漏液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极耳片以及沿所述极耳片宽度方向贴覆于所述极耳片表面的极耳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片的厚度为c;所述极耳片、第一胶部和第二胶部满足以下关系式:0<2a+c-b<200,其中,60<c<400,单位: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部的厚度为20~4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部的厚度为100~10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部的长度为1.5~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片的宽度为1.5~1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部的长度为2.5~20mm。

8.一种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极耳结构。

9.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片。

10.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电池。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耳结构,包括极耳片、设置于所述极耳片展开面两侧的第一极耳胶以及设置于所述极耳片厚度面两侧的第二极耳胶,所述第二极耳胶的厚度大于极耳片展开面两侧的第一极耳胶的厚度之和。本技术的极耳结构对第二极耳胶的厚度进行增加,使对应槽位的PP填充量增加,减少了第二极耳胶处与第一极耳胶处填充胶量的差异,从而避免第二极耳胶处填充不足导致的漏液问题,也避免了第一极耳胶处过熔导致的腐蚀漏液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周玲,曹礼,李雄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