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直流密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9680发布日期:2023-10-22 00:11阅读:45来源:国知局
高压直流密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接触器制造技术,具体涉及高压直流密封接触器的接触腔室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1、接触器是一种自动化的控制电器,它是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现有技术的一种高压直流密封接触器包括用于容置动簧片和静触点的接触腔室,绝缘罩和轭铁筒包合在该接触腔室之外,接触器外壳体在又包合在绝缘罩和轭铁筒之外,形成多层密封结构。这种结构的高压直流密封接触器,其接触腔室的密封性能尤为重要,例如在接触器进行寿命试验或长期使用后,如果接触腔室的密封性不好,接触腔室中动簧片的蒸散物容易溢出并飞溅至整个接触器外壳体的内腔中,接触器外壳体内腔又装有较多的金属部件,金属部件和动簧片的蒸散物接触后容易导致产品的绝缘性能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优化的高压直流密封接触器。

2、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实用新型提出高压直流密封接触器,包括外壳体、静触头和动簧片,所述静触头和动簧片相对设置,定义所述静触头相对设于动簧片的上方,则动簧片相对设于静触头的下方,还包括安装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的绝缘罩和内框架,所述绝缘罩盖设在所述内框架上方,所述内框架下方设有接触腔室,所述动簧片设于所述接触腔室中,所述静触头穿过所述绝缘罩和内框架以使所述静触头的下端静触点也设于所述接触腔室中,在所述静触头的周侧、于所述绝缘罩和内框架之间固定设有密封圈。

4、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内框架上端的边缘位置固定设有环形围绕所述静触头的第一凸唇,在所述第一凸唇内侧设有设有围绕所述第一凸唇处于内侧的一部分的第二凸唇,所述第一凸唇和第二凸唇之间构成一用于安装所述密封圈的安装槽。

5、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唇呈“o”型结构,所述第二凸唇呈“c”型结构,从而二者之间的所述安装槽也呈“c”型结构。

6、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高出所述安装槽。

7、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罩包括设于内框架正上方的罩顶以及从罩顶边缘向下延伸的罩筒罩筒,所述罩筒围设在所述内框架的外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的所述密封圈的外侧端处于所述内框架上端的边缘位置,并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凸唇和罩筒之间。

8、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过盈配合在所述罩顶与内框架之间的间隙中。

9、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唇的外侧端和内侧端均设有呈局部外凸的弧形段。

10、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唇和密封圈为径向尺寸不均匀的扁形形状,以增大所述安装槽的径向最大尺寸,所述内框架用于形成所述接触腔室的腔壁外壁与所述安装槽的外壁平齐。

11、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的截面呈方形,所述安装槽为方形槽。

12、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的绝缘底座,所述内框架和绝缘底座在上下方向接合以构成所述接触腔室。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静触头的周侧、于绝缘罩和内框架之间固定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上、下端分别与绝缘罩和内框架抵接形成密封,从而形成对绝缘罩和内框架的接合处的密封连接,提高接触腔室的密封性,并将接触腔室内的灭弧空间和接触腔室外部的金属零件隔绝开,保证了动簧片在寿命试验或长期使用下产生的蒸散物不会飞溅至接触腔室之外的腔体中,提高了产品的绝缘性能。



技术特征:

1.高压直流密封接触器,包括外壳体、静触头和动簧片,所述静触头和动簧片相对设置,定义所述静触头相对设于动簧片的上方,则动簧片相对设于静触头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的绝缘罩和内框架,所述绝缘罩盖设在所述内框架上方,所述内框架下方设有接触腔室,所述动簧片设于所述接触腔室中,所述静触头穿过所述绝缘罩和内框架以使所述静触头的下端静触点也设于所述接触腔室中,在所述静触头的周侧、于所述绝缘罩和内框架之间固定设有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直流密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框架上端的边缘位置固定设有环形围绕所述静触头的第一凸唇,在所述第一凸唇内侧设有围绕所述第一凸唇处于内侧的一部分的第二凸唇,所述第一凸唇和第二凸唇之间构成一用于安装所述密封圈的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直流密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唇呈“o”型结构,所述第二凸唇呈“c”型结构,从而二者之间的所述安装槽也呈“c”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直流密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高出所述安装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直流密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罩包括设于内框架正上方的罩顶以及从罩顶边缘向下延伸的罩筒,所述罩筒围设在所述内框架的外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的所述密封圈的外侧端处于所述内框架上端的边缘位置,并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凸唇和罩筒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直流密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过盈配合在所述罩顶与内框架之间的间隙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直流密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唇的外侧端和内侧端均设有呈局部外凸的弧形段。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直流密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唇和密封圈为径向尺寸不均匀的扁形形状,以增大所述安装槽的径向最大尺寸,所述内框架用于形成所述接触腔室的腔壁外壁与所述安装槽的外壁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直流密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截面呈方形,所述安装槽为方形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直流密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的绝缘底座,所述内框架和绝缘底座在上下方向接合以构成所述接触腔室。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高压直流密封接触器,包括外壳体、静触头和动簧片,所述静触头和动簧片相对设置,定义所述静触头相对设于动簧片的上方,则动簧片相对设于静触头的下方,还包括安装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的绝缘罩和内框架,所述绝缘罩盖设在所述内框架上方,所述内框架下方设有接触腔室,所述动簧片设于所述接触腔室中,所述静触头穿过所述绝缘罩和内框架以使所述静触头的下端静触点也设于所述接触腔室中,在所述静触头的周侧、于所述绝缘罩和内框架之间固定设有密封圈。本技术将接触腔室内的灭弧空间和接触腔室外部的金属零件隔绝开,保证了动簧片在寿命试验或长期使用下产生的蒸散物不会飞溅至接触腔室之外的腔体中,提高了产品的绝缘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陈希杰,李敏智,曾小坚,钟叔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