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联绕组均流的平面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31756发布日期:2023-09-04 15:2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并联绕组均流的平面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并联绕组均流的平面变压器。


背景技术:

1、随着电源快充的普及,小型高频化成为开关电源的主要发展趋势。传统的绕线变压器由于体积大、重量大,限制了电源小型化。开关频率的提高可以减小磁性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平面变压器由于体积小,工作频率高,更易实现扁平化结构,散热性和一致性好,近年来在开关电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pcb型平面变压器可以省去绕组骨架,工艺简单。是高功率密度,高频开关电源的首选。

2、随着电源的开关频率的升高以及电源功率的增大,平面变压器二次绕组需要处理的电流也越来越大,因此二次侧的绕组是平面变压器的一个很重要设计点。若使用单层pcb走线作为二次绕组,如果铜箔厚度很小,会因为大的阻抗而导致大的直流传导损耗;而如果采用较厚铜箔,虽然阻抗会降低,但在较高的频率下,会存在集肤效应以及邻近效应。集肤效应是指在高频电路中,电流更多地集中在导体表面,而不是均匀分布在整个导体中。这是因为在高频电路中,电流的变化速度非常快,电流产生的磁场会影响到导体内部的电流分布。因此,电流会集中在导体表面,导致导体内部电流密度下降,电阻增加,从而引起功率损耗增大。邻近效应是指在高频电路中,两个邻近的导体会相互影响,导致电流的分布发生变化。具体来说,当两个导体非常靠近时,它们之间的电磁场会相互耦合,导致电流在两个导体中的分布发生变化。这会引起功率损耗和电磁干扰等问题,因此在高频电路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邻近效应的影响。

3、由于集肤效应以及邻近效应,电流在并联绕组之间的电流并不会相对平均分配,设计不合理的话,并联的绕组流过的电流相差较大,且随着频率的升高会更加恶化,电流没有平均分配,导致绕组的损耗也分布不均,往往会导致承受大电流的绕组的温升急剧升高,最终影响系统的效率以及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并联绕组均流的平面变压器,一次绕组采用两层pcb铜箔串联,二次绕组采用四层pcb铜箔并联,通过合理的布局,可以使四层并联二次绕组中的电流大小较为均衡,避免某一绕组流过大电流而导致可靠性问题。

2、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并联绕组均流的平面变压器,所述平面变压器包括: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和磁芯;

3、所述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呈多层,垂直分布在印制线路板pcb上;所述磁芯呈方框结构将多层的绕组包围在中间;

4、多层的绕组自上而下垂直分布依次为:二次绕组、一次绕组、二次绕组、二次绕组、一次绕组、二次绕组;

5、两个所述一次绕组串联连接;四个所述二次绕组并联连接;

6、垂直分布的各层绕组之间具有绝缘层。

7、优选的,每层一次绕组为厚度35um、宽度0.5mm的铜箔。

8、优选的,每层二次绕组为厚度35um、宽度3mm的铜箔。

9、优选的,绝缘层的厚度为40um。

10、优选的,所述印制线路板为fr-4板材。

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并联绕组均流的平面变压器,其一次绕组采用两层pcb铜箔串联,二次绕组采用四层pcb铜箔并联,通过合理的布局,可以使四层并联二次绕组中的电流大小较为均衡,避免某一绕组流过大电流而导致可靠性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并联绕组均流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变压器包括: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和磁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每层一次绕组为厚度35um、宽度0.5mm的铜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每层二次绕组为厚度35um、宽度3mm的铜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绝缘层的厚度为40u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制线路板为fr-4板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并联绕组均流的平面变压器。平面变压器包括: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和磁芯;所述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呈多层,垂直分布在印制线路板上;所述磁芯呈方框结构将多层的绕组包围在中间;多层的绕组自上而下垂直分布依次为:二次绕组、一次绕组、二次绕组、二次绕组、一次绕组、二次绕组;两个所述一次绕组串联连接;四个所述二次绕组并联连接;垂直分布的各层绕组之间具有绝缘层。

技术研发人员:高本峰,王敬冲,陈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科半导体(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