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3528发布日期:2023-12-21 08:5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1、空气开关在电力建设中大量应用,而电力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对恢复供电的合闸操作总是忌惮不已,由于很难评估此次合闸是否不会出现问题,尤其是运行时间长的,设备、电路出现老化的,环境恶劣的地区,盲目合闸会产生严重的事故,而目前并没有辅助电力工作者进行合闸操作的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机构,通过延时操作模块来避免操作人员直接合闸,而是延时后进行,从而保证操作人员在完成操作后有时间远离操作位置,避免出现开关损坏导致工作人员受伤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3、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机构,包括空气开关和空气开关操作柄,所述的空气开关两侧均设有与空气开关相固定连接的安装架,一侧的安装架上下部均设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另一端贯穿另一侧的安装架且采用螺纹配合套接安装有螺母,通过连接杆和螺母将安装架与空气开关相固定连接,所述的安装架前端均设有套在空气开关操作柄外并且随空气开关操作柄移动的辅助模块,所述的辅助模块上设有延时推动辅助模块移动的延时操作模块。

4、作为优选,所述的辅助模块包括固定在安装架前端的辅助体,所述的辅助体上设有滑动通槽,所述的滑动通槽内均设有与滑动通槽相活动式套接的轴承,所述的轴承内设有与轴承相嵌套的活动杆,两活动杆间设有与活动杆呈一体化焊接固定的外框。

5、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动杆外侧端上设有与活动杆呈一体化的限位块。

6、作为优选,所述的延时操作模块包括与辅助体相活动式嵌套固定的轴,所述的轴承下端设有合闸弹簧,所述的合闸弹簧与轴承间设有贯穿出辅助体端面的遮挡片,所述的遮挡片上端设有与轴呈套接式焊接固定的螺纹盘,所述的螺纹盘下端与遮挡片相压接式啮合。

7、作为优选,所述的轴前端设有与轴呈一体化焊接固定的旋钮。

8、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如下效果: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通过延时操作模块来避免操作人员直接合闸,而是延时后进行,从而保证操作人员在完成操作后有时间远离操作位置,避免出现开关损坏导致工作人员受伤的问题。在功率大,年份旧不能确定是否有安全问题的电力设备上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机构,包括空气开关和空气开关操作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开关两侧均设有与空气开关相固定连接的安装架(1),一侧的安装架(1)上下部均设有连接杆(3),所述的连接杆(3)另一端贯穿另一侧的安装架(1)且采用螺纹配合套接安装有螺母(6),通过连接杆(3)和螺母(6)将安装架(1)与空气开关相固定连接,所述的安装架(1)前端均设有套在空气开关操作柄外并且随空气开关操作柄移动的辅助模块,所述的辅助模块上设有延时推动辅助模块移动的延时操作模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模块包括固定在安装架(1)前端的辅助体(2),所述的辅助体(2)上设有滑动通槽(5),所述的滑动通槽(5)内均设有与滑动通槽(5)相活动式套接的轴承(7),所述的轴承(7)内设有与轴承(7)相嵌套的活动杆(9),两活动杆(9)间设有与活动杆(9)呈一体化焊接固定的外框(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杆(9)外侧端上设有与活动杆(9)呈一体化的限位块(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时操作模块(8)包括与辅助体(2)相活动式嵌套固定的轴(13),所述的轴承(7)下端设有合闸弹簧(14),所述的合闸弹簧(14)与轴承(7)间设有贯穿出辅助体(2)端面的遮挡片(15),所述的遮挡片(15)上端设有与轴(13)呈套接式焊接固定的螺纹盘(11),所述的螺纹盘(11)下端与遮挡片(15)相压接式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13)前端设有与轴(13)呈一体化焊接固定的旋钮(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机构,所属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空气开关和空气开关操作柄,空气开关两侧均设有与空气开关相固定连接的安装架,一侧的安装架上下部均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贯穿另一侧的安装架且采用螺纹配合套接安装有螺母,通过连接杆和螺母将安装架与空气开关相固定连接,安装架前端均设有套在空气开关操作柄外并且随空气开关操作柄移动的辅助模块,辅助模块上设有延时推动辅助模块移动的延时操作模块。通过延时操作模块来避免操作人员直接合闸,而是延时后进行,从而保证操作人员在完成操作后有时间远离操作位置,避免出现开关损坏导致工作人员受伤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超,翁利国,沈凯,练德强,应昊翰,李豪帅,俞蓉,王遥,徐家玮,孔嘉铖,戚赋杰,童泽琪,顾筱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