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以及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9156发布日期:2023-10-14 12:1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包以及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能储存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以及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电池包的应用领域变得越来越广泛,利用可再充电电芯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及园林器械广泛应用于工厂、农场和家用。由于可再充电电芯内阻的存在,可再充电电芯在充放电的时候将发出热量,而这些可再充电电芯被紧凑地封装在电池包的壳体内,热量会集中在壳体、电芯骨架等地方,影响电池包的效率和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电池包进行及时有效的散热。

2、目前,对电池包的常规散热方式为:采用气体对流散热,以及采用散热片将热量导出电池包,然后再利用周围空气的对流使温度降低。由于采用散热片进行散热,需要在电池包内额外设置散热片,增大电池包的体积,结构也较为复杂,因此采用气体对流散热成为电池包的主要散热方式。但是,现有电池包存在对流风道设置不合理,灰尘进入量大,散热效果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以提高电池包的散热效率和减少灰尘进入电池包壳体内。

2、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

3、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池包,包括壳体以及排列在所述壳体内的多个电芯组,所述电芯组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电芯,所述电芯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电芯的支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暗窗部,所述暗窗部包括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左、右两侧的槽壁上开设有进风口,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与相邻两个凹槽中进风口连通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位于所述电芯组与所述进风口之间,所述进风通道对准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的间隔,进而所述进风口、所述进风通道以及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的间隔三者形成一散热通道,外部空气可自所述进风口流入所述散热通道,对所述电芯进行散热。

4、作为一种优选,各所述电芯组沿所述电池包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电芯组内的所述电芯则沿电池包的宽度方向排列,在电池包的宽度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形成第一间隔,在电池包的长度方向上,相邻两个电芯之间形成第二间隔,所述进风通道包括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对准所述第一间隔,所述第二进风通道对准所述第二间隔。

5、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和所述第二进风通道沿所述电池包的宽度方向交替排列。

6、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间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间隔的宽度。

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的各所述电芯组沿所述电池包的长度方向交错排列,后一排所述电芯组内的电芯对准前一排所述电芯组内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的间隔。

8、进一步地,单个所述电芯组内所述电芯的数量(s)与单个所述暗窗部内所述凹槽的数量(n)的关系为n=(s-1)×4。

9、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凹槽的槽壁靠近槽底的一侧。

10、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芯组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均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对准两个所述电芯之间的间隔以及所述进风通道,即所述透气孔位于所述散热通道上,从而外部的空气可经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透气孔流入两个所述电芯之间的间隔,对所述电芯进散热。

11、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孔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每相邻的三个卡孔的三边形的中心位置。

12、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散热孔,从所述进风口流入的外部空气可从所述散热孔流出,以带走所述电芯充放电时产生的热量,所述散热孔靠近所述电芯的一侧设置有防尘网。

13、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包括上述电池包。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5、进风口设置在凹槽的左、右两侧的槽壁上,相邻两个凹槽之间上设置有与相邻两个凹槽中进风口连通的的进风通道,进风通道对准相邻两个电芯之间的间隔以及电芯两端的支架上的透气孔,从而能够形成一散热通道,外部空气可自进风口流入,依次流经进风通道、透气孔后,流入电芯之间,对电芯进行散热;此外,未被镂空的凹槽槽底可作为阻挡部,阻挡灰尘进入电池包的壳体,避免灰尘进入导致电芯与镍片接触不良,电池包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包括壳体以及排列在所述壳体内的多个电芯组,所述电芯组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电芯,所述电芯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电芯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暗窗部,所述暗窗部包括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左、右两侧的槽壁上开设有进风口,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与相邻两个凹槽中进风口连通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位于所述电芯组与所述进风口之间,所述进风通道对准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的间隔,进而所述进风口、所述进风通道以及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的间隔三者形成一散热通道,外部空气可自所述进风口流入所述散热通道,对所述电芯进行散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芯组沿所述电池包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电芯组内的所述电芯则沿电池包的宽度方向排列,在电池包的宽度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形成第一间隔,在电池包的长度方向上,相邻两个电芯之间形成第二间隔,所述进风通道包括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对准所述第一间隔,所述第二进风通道对准所述第二间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和所述第二进风通道沿所述电池包的宽度方向交替排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间隔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的各所述电芯组沿所述电池包的长度方向交错排列,后一排所述电芯组内的电芯对准前一排所述电芯组内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的间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电芯组内所述电芯的数量s与单个所述暗窗部内所述凹槽的数量n的关系为n=(s-1)×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凹槽的槽壁靠近槽底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芯组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均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对准两个所述电芯之间的间隔以及所述进风通道,即所述透气孔位于所述散热通道上,从而外部的空气可经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透气孔流入两个所述电芯之间的间隔,对所述电芯进散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每相邻的三个卡孔的三边形的中心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散热孔,从所述进风口流入的外部空气可从所述散热孔流出,以带走所述电芯充放电时产生的热量,所述散热孔靠近所述电芯的一侧设置有防尘网。

11.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电池包。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包以及电动工具。其中,电池包包括壳体以及排列在壳体内的多个电芯组,电芯组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电芯,电芯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电芯的支架,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暗窗部,暗窗部内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左、右两侧的槽壁上开设有进风口,相邻两个凹槽之间设置有与相邻两个凹槽中进风口连通的进风通道,进风通道位于电芯组与进风口之间,进风通道对准相邻两个电芯之间的间隔,进而进风口、进风通道以及相邻两个电芯之间的间隔三者形成一散热通道。进风通道对准电芯之间的间隔,外部空气可直接流入电芯之间对电芯进行散热,进风口开设在暗窗部内凹槽的槽壁上,可提高空气流动速度,提高电池包的散热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余康,柯亨钊,梁徐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动一新能源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