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11578发布日期:2023-10-22 05:2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电池包结构主要包括箱体,箱体底部设置有支撑件,用于装配电池模组,支撑件底部与箱体底部之间的间隙构成泄压腔,电池模组的单体电池的防爆阀与泄压腔连通。当电池模组的某一单体电池热失控时,该单体电池的泄爆物质(高温高压气体)通过防爆阀喷射至泄压腔内,泄爆物质在泄压腔内完成初步压力释放和散热后,通过泄压流道排泄至箱体外。但是单体电池在热失控时,部分泄爆物质会朝向背离泄压腔的方向运动,有些情况下,单体电池热失控时泄爆物质会从除了防爆阀的其他位置喷射出来,例如单体电池的外壳侧壁的薄弱部位等,这些情况下的泄爆物质均有沿背离泄压腔的方向运动扩散的风险,从而导致电池模组的单体电池在靠近电池模组顶部的位置出现热蔓延现象,进而有引发其他单体电池出现热失控的风险,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其单体电池热失控时,电池包内电池模组的顶部出现热蔓延继而引发其他单体电池热失控的风险低,电池包安全性高。

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电池模组,至少一个电池模组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若干个单体电池;以及第一隔热层,与所述电池模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隔热层贴合设置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电池模组的顶部,所述第一隔热层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泄压口,若干个所述第一泄压口和与该第一隔热层对应的电池模组的若干个所述单体电池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上侧的ccs组件,所述第一隔热层贴合设置于所述ccs组件的上侧面。

5、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池包还包括贴合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部的第二隔热层,所述第二隔热层与所述箱体底部之间形成泄压腔;所述单体电池的防爆阀朝向所述第二隔热层设置;当所述单体电池热失控时,该单体电池的防爆阀所释放的泄爆物质能够冲破第二隔热层上与该防爆阀对应的区域,以使得泄爆物质进入泄压腔。

6、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箱体包括下壳,所述下壳的内侧壁上环设有导流梁;所述下壳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承载梁,至少一个所述承载梁处于所述导流梁所围成的区域内,并将该区域划分为与至少两个电池模组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安装槽,所述电池模组设置于与其对应的安装槽内;所述泄压腔处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导流梁内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泄压通道,所述导流梁上设置有第二泄压口,所述下壳上设置有第三泄压口,其中:所述泄压腔通过所述第二泄压口与所述泄压通道连通,所述泄压通道通过所述第三泄压口与外部环境连通。

7、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模组托盘,所述单体电池设置于所述模组托盘内,且所述单体电池抵接至所述模组托盘底部内侧面;所述模组托盘的底部贯穿设置有与若干个所述单体电池一一对应的若干个第四泄压口;所述单体电池的所述防爆阀朝向或者嵌入与该单体电池对应的所述第四泄压口;所述第二隔热层贴合设置于所述模组托盘的外侧面,用于封堵所述第四泄压口;所述模组托盘搭接于与所述电池模组对应的所述安装槽上;所述泄压腔处于所述第二隔热层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之间。

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隔热层为云母纸。

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壳包括环形框和设置于所述环形框底部的底护板;所述导流梁设置于所述环形框,所述承载梁连接至所述导流梁。

1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流梁的上侧面与所述承载梁的上侧面平齐;所述模组托盘抵接至所述导流梁的上侧面和所述承载梁的上侧面。

1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箱体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下壳的开口端;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之间配置有密封条。

12、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泄压口处设置有泄压阀。

13、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隔热层为云母片或者云母纸。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隔热层能够在电池模组上方对与发生热失控的单体电池临近的其他单体电池起到一定程度的隔热保护作用,具体地,通过第一泄压口排出的泄爆物质在电池模组上方扩散时,由于第一隔热层的存在,使得这部分泄爆物质与其他单体电池接触或者把热量传递给其他单体电池的概率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当单体电池出现热失控时在靠近电池模组顶部的位置出现热蔓延引发其他单体电池出现热失控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电池包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3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330)上侧的ccs组件(340),所述第一隔热层(350)贴合设置于所述ccs组件(340)的上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贴合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300)的底部的第二隔热层(310),所述第二隔热层(310)与所述箱体(100)底部之间形成泄压腔(4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包括下壳,所述下壳的内侧壁上环设有导流梁(1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300)还包括模组托盘(320),所述单体电池(330)设置于所述模组托盘(320)内,且所述单体电池(330)抵接至所述模组托盘(320)底部内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热层(310)为云母纸。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包括环形框(120)和设置于所述环形框(120)底部的底护板(11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梁(122)的上侧面与所述承载梁(123)的上侧面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还包括上盖(130),所述上盖(130)盖设于所述下壳的开口端;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泄压口(1201)处设置有泄压阀(121)。

11.根据权利要求1-5、7-10中任一项所述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层(350)为云母片或者云母纸。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电池模组,至少一个电池模组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若干个单体电池;以及第一隔热层,与所述电池模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隔热层贴合设置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电池模组的顶部,所述第一隔热层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泄压口,若干个所述第一泄压口和与该第一隔热层对应的电池模组的若干个所述单体电池一一对应设置。本技术的第一隔热层能够在电池模组上方对与发生热失控的单体电池临近的其他单体电池起到一定程度的隔热保护作用,降低了当单体电池出现热失控时在靠近电池模组顶部的位置出现热蔓延引发其他单体电池出现热失控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电池包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深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