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集装箱风道结构和集装箱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49819发布日期:2024-01-26 23:07阅读:19来源:国知局
储能集装箱风道结构和集装箱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储能集装箱散热,尤其是涉及一种储能集装箱风道结构和集装箱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大型的光伏发电储能系统中,会使用到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进行储能,集装箱式电池储能系统将锂离子电池、电池管理系统、交直流转换装置、热管理系统及消防系统等集成在标准集装箱内,具有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小、存储容量大、运输方便且易于安装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储能技术之一。

2、由于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电池排布紧密且集装箱环境相对封闭,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电池热量容易集聚导致温升过高,而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对温度较为敏感,温升过高会影响电池的寿命和使用性能。

3、因此,如何保证电池处在适宜的环境温度下工作,并减小电池之间的温度差异,是在进行储能集装箱设计时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风道结构和集装箱储能系统,集装箱内的每个电池都能有冷风散热,减少不同位置电池之间的温差,保证电池的一致性。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风道结构,包括风道主体以及位于所述风道主体内的斜挡风板,所述风道主体设置有贯穿的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多个所述出风口沿着所述风道主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出风口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斜挡风板,所述斜挡风板与所述风道主体的长度方向呈锐角,且所述斜挡风板朝所述进风口倾斜。

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斜挡风板的高度相同。

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斜挡风板中,距离所述进风口较近的一个为第一斜挡风板,距离所述进风口较远的一个为第二斜挡风板,所述第二斜挡风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斜挡风板的高度。

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斜挡风板与所述风道主体为可转动连接。

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道主体包括底板、侧围板和端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的两边均连接有所述端板,所述底板宽度方向的两边均连接有所述侧围板,所述端板和所述侧围板依次首尾连接;

7、其中,所述底板设置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布的所述进风口和多个所述出风口,所述斜挡风板呈锐角连接于所述底板上。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着从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所述侧围板的高度以及所述底板的宽度保持恒定。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着从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所述侧围板的高度逐渐降低和/或所述底板的宽度逐渐减小。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下侧设置有与所述进风口对应的进风管道。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道主体外部设置有与所述出风口一一对应的出风管道。

12、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储能系统,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风道结构。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14、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储能集装箱风道结构和集装箱储能系统,集装箱风道结构通过在风道主体上设置的每个出风口远离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斜挡风板,而该斜挡风板是与风道主体的长度方向呈锐角设置,且朝向进风口倾斜,因此使得经进风口通入的冷风在经过每个斜挡风板时会截取一部分,在斜挡风板的挤压下进入出风口,这样可以使得每个出风口都能够有冷风吹下,从而保证集装箱内的每个电池都能有冷风散热,减少不同位置电池之间的温差,保证电池的一致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集装箱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主体以及位于所述风道主体内的斜挡风板,所述风道主体设置有贯穿的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多个所述出风口沿着所述风道主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出风口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斜挡风板,所述斜挡风板与所述风道主体的长度方向呈锐角,且所述斜挡风板朝所述进风口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斜挡风板的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斜挡风板中,距离所述进风口较近的一个为第一斜挡风板,距离所述进风口较远的一个为第二斜挡风板,所述第二斜挡风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斜挡风板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挡风板与所述风道主体为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主体包括底板、侧围板和端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的两边均连接有所述端板,所述底板宽度方向的两边均连接有所述侧围板,所述端板和所述侧围板依次首尾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集装箱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从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所述侧围板的高度以及所述底板的宽度保持恒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集装箱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从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所述侧围板的高度逐渐降低和/或所述底板的宽度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集装箱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下侧设置有与所述进风口对应的进风管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储能集装箱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主体外部设置有与所述出风口一一对应的出风管道。

10.一种集装箱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储能集装箱风道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集装箱风道结构和集装箱储能系统,涉及储能集装箱散热技术领域,集装箱风道结构通过在风道主体上设置的每个出风口远离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斜挡风板,而该斜挡风板是与风道主体的长度方向呈锐角设置,且朝向进风口倾斜,因此使得经进风口通入的冷风在经过每个斜挡风板时会截取一部分,在斜挡风板的挤压下进入出风口,这样可以使得每个出风口都能够有冷风吹下,从而保证集装箱内的每个电池都能有冷风散热,减少不同位置电池之间的温差,保证电池的一致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飞,张放,蒋敏君,刘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双一力(宁波)电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