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充电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83331发布日期:2024-03-13 20:29阅读:11来源:国知局
车载充电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汽车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充电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种类越来越多,如手机,电脑,平板,mp4等,一般在户外出行时通过充电宝等储能装置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2、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逐渐提高,可以通过车辆内部电源对电子设备充电,由于车载端的充电效率较慢,所以车载充电器也应运而生。

3、在实施现有技术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如果有液体从车载充电器的接口处进入车载充电器的接,将导致车载电路系统发生故障或损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充电器及车辆,能够可以防止液体侵入,避免车载电路系统故障。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

4、壳体,设有第一连接孔、容纳腔以及第二连接孔,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孔连通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壳体用于连接车载设备;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部分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且用于连接车载设备,所述第二接口用于连接充电线;以及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所述密封结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接口穿经所述密封结构并部分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5、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本体,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本体设有接口通道,所述接口通道连通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第一密封件,连接所述本体且设于所述本体靠近电路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密封件设有接口通孔,所述接口通孔连通所述容纳腔与所述接口通道,所述第二接口穿经所述接口通孔并与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连接。

6、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本体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之间。

7、一实施例中,所述本体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所述本体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二密封件部分嵌设于所述安装槽。

8、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连接耳,所述连接耳设于所述本体的侧部;所述电路板设有安装缺口,所述本体设于所述安装缺口内,所述连接耳抵接所述电路板的表面。

9、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耳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10、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充电器还包括卡扣结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避让孔,所述卡扣结构连接所述壳体并部分设于所述避让孔。

11、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弹片,连接所述壳体并部分设于所述避让孔;挡托部,连接所述弹片且朝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延伸。

12、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标识凹槽。

13、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采用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载充电器。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密封结构对壳体的内侧壁与第二接口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并且使第二接口穿经密封结构,避免液体沿着第二接口流入电路板,通过本申请的防水结构,可以最大程度防止液体流入容纳腔,从而对电路板或者车载电路系统进行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本体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所述本体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二密封件部分嵌设于所述安装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耳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器还包括卡扣结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避让孔,所述卡扣结构连接所述壳体并部分设于所述避让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标识凹槽。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充电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充电器及车辆。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密封结构对壳体的内侧壁与第二接口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并且使第二接口穿经密封结构,避免液体沿着第二接口流入电路板,通过本申请的防水结构,可以最大程度防止液体流入容纳腔,从而对电路板或者车载电路系统进行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周双华,黄荣胜,张亚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九洲卓能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6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