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直流充电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81635发布日期:2023-09-16 20:38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交直流充电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特别涉及一种交直流充电插座。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电动汽车的充电压接区达不到ip67防护等级,导致端子与线缆的充电压接区域因进水而发生绝缘耐压不良发生充电异常,电动汽车的压接仓进水后不易排出、不易挥发。

2、而美标交直流充电插座主要是应用到出口的电动汽车上,如果因绝缘、耐压不良导致充电异常,会导致返修时间长,运输费用、差旅费用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交直流充电插座,旨在提升交直流充电插座的防水性能,从而避免交直流充电插座出现充电异常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交直流充电插座,所述交直流充电插座包括:

3、座壳体,所述座壳体设有至少一个出线孔;

4、线端安装组件,所述线端安装组件与所述座壳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线端安装组件与所述座壳体之间形成有安装腔;所述线端安装组件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出线孔同轴设置;

5、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处,并伸入所述出线孔设置;及

6、第一防水垫,所述第一防水垫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线端安装组件和所述座壳体抵接,所述第一防水垫设有供所述端子组件穿过的过孔,以使所述第一防水垫密封所述端子组件与所述座壳体和所述线端安装组件之间的缝隙。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线端安装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部、封线体及压板,所述限位部远离所述封线体的一端与所述座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部包括穿线板和夹线板,所述穿线板设有所述安装孔,且所述穿线板与所述座壳体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夹线板设有凹槽。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端子组件包括交流功率端子、直流端子、接地端子及信号端子,所述交流功率端子、所述直流端子、所述信号端子及所述接地端子对应安装于所述穿线板的所述安装孔中,所述交流功率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及所述信号端子的一端穿过一个所述过孔,并伸入一个所述出线孔,所述直流端子的一端对应夹设于夹线板的凹槽中,所述直流端子的另一端伸入一个所述出线孔。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穿线板背向所述封线体的一端设有多个安装柱,每一所述安装柱穿过一所述过孔并伸入一所述出线孔;每一所述安装柱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供所述交流功率端子和所述信号端子穿过。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交直流充电插座还包括多个密封圈,所述交流功率端子、所述直流端子及所述信号端子的外壁各套接一所述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出线孔的孔壁抵接,所述直流端子的外壁各套接一所述密封圈,且密封圈与所述出线孔的孔壁抵接。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座壳体包括:

12、出线座,所述出线座设有所述出线孔和排水侧漏孔,所述排水侧漏孔与所述出线孔相邻且连通设置,用于排出聚集在所述出线孔处的积水;

13、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出线座连接,所述限位板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出线孔同轴且连通设置;及

14、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限位板背向所述出线座的一侧连接,所述安装座设有插入槽,所述线端安装组件插接于所述插入槽内,并与所述安装座可拆卸连接。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交直流充电插座还包括第二防水垫,所述第二防水垫与所述限位板背向所述出线座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防水垫设有穿槽,所述穿槽的形状与所述安装座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防水垫与所述安装座的外壁抵接。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交直流充电插座还包括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包括:

17、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的一侧铰接于所述出线座的一侧;和

18、防尘密封垫,所述防尘密封垫与所述防尘盖连接,并封盖所述出线孔。

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尘盖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呈间隔设置;

20、所述防尘组件还包括:

21、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出线座连接;和

22、复位球销,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复位球销连接,所述复位球销的另一端活动地卡接在所述第一限位槽或所述第二限位槽处;

23、所述防尘盖盖合在所述出线孔处时,所述复位球销卡接在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防尘盖打开所述出线孔时,所述复位球销卡接在所述第二限位槽。

2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尘组件还包括:

25、铰接轴,所述铰接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出线座的外壁;和

26、卡簧,所述卡簧卡接在所述铰接轴的外壁,并与所述出线座抵接。

2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交直流充电插座还包括端子温控器和电阻,所述端子温控器和所述电阻均穿设于所述线端安装组件中,且所述端子温控器和所述电阻均与所述端子组件电连接。

2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交直流充电插座包括座壳体、线端安装组件、端子组件及第一防水垫,座壳体设有至少一个出线孔;线端安装组件与座壳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且线端安装组件与座壳体之间形成有安装腔;线端安装组件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安装孔与安装腔连通,并与出线孔同轴设置;端子组件安装于安装孔处,并伸入出线孔设置;第一防水垫安装于安装腔内,并与线端安装组件和座壳体抵接,第一防水垫设有供端子组件穿过的过孔,以使第一防水垫密封端子组件与座壳体和线端安装组件之间的缝隙;如此,当外界水汽从座壳体的出线孔处进入后,外界水汽也能被第一防水垫阻挡,可避免外界水汽直接从出线孔和安装孔进入至线端安装组件中,并与线端安装组件中的端子组件接触,即可避免端子组件因外界水汽而短路,进而提升交直流充电插座的防水性能,从而避免交直流充电插座出现充电异常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交直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充电插座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端安装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部、封线体及压板,所述限位部远离所述封线体的一端与所述座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部包括穿线板和夹线板,所述穿线板设有所述安装孔,且所述穿线板与所述座壳体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夹线板设有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直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件包括交流功率端子、直流端子、接地端子及信号端子,所述交流功率端子、所述信号端子及所述接地端子对应安装于穿线板的安装孔中,所述交流功率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及所述信号端子的一端穿过一个所述过孔,并伸入一个所述出线孔,所述直流端子的一端对应夹设于夹线板的凹槽中,所述直流端子的另一端伸入一个所述出线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直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板背向所述封线体的一端设有多个安装柱,每一所述安装柱穿过一所述过孔并伸入一所述出线孔;每一所述安装柱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供所述交流功率端子和所述信号端子穿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直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充电插座还包括多个密封圈,所述交流功率端子及所述信号端子的外壁各套接一所述密封圈,且密封圈与所述穿孔的孔壁抵接,所述直流端子的外壁各套接一所述密封圈,且密封圈与所述出线孔的孔壁抵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壳体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直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充电插座还包括第二防水垫,所述第二防水垫与所述限位板背向所述出线座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防水垫设有穿槽,所述穿槽的形状与所述安装座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防水垫与所述安装座的外壁抵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直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充电插座还包括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直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呈间隔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交直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还包括: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充电插座还包括端子温控器和电阻,所述端子温控器和所述电阻均穿设于所述线端安装组件中,且所述端子温控器和所述电阻均与所述端子组件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交直流充电插座,其中,所述交直流充电插座包括座壳体、线端安装组件、端子组件及第一防水垫,座壳体设有至少一个出线孔;线端安装组件与座壳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且线端安装组件与座壳体之间形成有安装腔;线端安装组件设有至少一个与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孔,安装孔与出线孔同轴设置;端子组件安装于安装孔处,并伸入出线孔设置;第一防水垫安装于安装腔内,并与线端安装组件和座壳体抵接,第一防水垫设有供端子组件穿过的过孔,以使第一防水垫密封端子组件与座壳体和线端安装组件之间的缝隙。本技术技术方案提升交直流充电插座的防水性能,从而避免交直流充电插座出现充电异常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胡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沃尔新能源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