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纽扣电池报废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07992发布日期:2023-10-02 01:12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纽扣电池报废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池报废处理,具体涉及一种纽扣电池报废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行业蓬勃发展,动力电池技术也逐渐完备,在电池领域常见的电池有软包电池、方壳电池、圆柱电池、纽扣电池等,每种电池都有其优缺点。在新能源领域,纽扣电池一般是用于实验室研发工作,研发人员可以将自己研发设计的材料做成纽扣电池,从而测评材料的优劣。纽扣电池测试之后需要进行报废处理,目前报废处理的方法为:首先,使用10%nacl溶液将纽扣电池浸泡72h,使纽扣电池充分放电,然后用清水冲洗纽扣电池,再晾晒48h,确保纽扣电池表面没有水渍。这种报废处理方法比较耗时,纽扣电池堆积放置,纽扣电池不能与溶液充分接触,导致实际的放电处理效果不好,处理后的纽扣电池可能未完全达到报废标准,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纽扣电池报废处理装置,解决现有纽扣电池报废过程中存在的处理效率低、处理效果不好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纽扣电池报废处理装置,包括外框和内框,外框为上端开口的封闭盒体,内框为上端开口的框体,内框配合设置在外框内,内框上设置有可使其与外框之间连通的通孔,位于外框与内框之间设置有抖动机构,抖动机构用于驱动内框在外框内运动,使设置于内框中的纽扣电池能够产生抖动运动。

4、进一步的,抖动机构可驱动内框向上运动,并在内框运动到设定高度位置后使内框可呈自由落体状态运动到初始位置。

5、进一步的,内框与外框之间滑动配合连接,使内框在外框内可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6、进一步的,抖动机构可驱动内框沿一设定轴线在外框内发生翻转,并在内框翻转到设定位置后使内框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运动到初始位置。

7、进一步的,抖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外框两侧的两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轮,驱动轮与外框之间转动连接,驱动轮上位于其外缘设置有多个驱动齿,内框上位于其两侧分别设置有传动件,传动件一端与内框固定连接,传动件另一端分别伸入设置到对应驱动轮上驱动齿之间的间隙内。

8、进一步的,传动件在内框长度或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与内框之间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传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部和传动部,支撑部一端与内框固定连接,支撑部支撑设置于外框端面,传动部为l形折杆结构,使传动部呈水平悬臂状态朝驱动轮方向伸出设置。

10、进一步的,沿内框的翻转方向上,内框侧壁与外框侧壁之间设置有供内框发生翻转运动的间隙。

11、进一步的,外框上位于开口一端设置有风干装置,风干装置的出风口朝外框开口方向设置。

12、进一步的,风干装置与外框之间设置有铰支座,所述铰支座使风干装置可朝外框开口方向转动并在转动到任意位置处后对风干装置进行固定。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4、1)采用该装置对纽扣电池进行处理时,利用外框盛装放电介质,利用内框盛装纽扣电池,将纽扣电池浸泡在放电介质中,在浸泡过程中通过抖动机构驱动内框运动,利用抖动机构所具有的功能以及内框与外框之间的结构特点,能够为内框内的纽扣电池提供一个抖动作用力,通过该抖动作用力可对纽扣电池进行翻动,这样可让放电介质与纽扣电池表面充分接触,从而保证在处理过程中纽扣电池能够充分放电,提高处理效果,并能够有效缩短放电处理的时间,提高处理效率。

15、2)在该装置上集成风干装置,对清洗后的纽扣电池进行风干操作,并在风干过程中结合抖动机构所提供的抖动作用,能够使纽扣电池表面的水分快速风干,显著提高了纽扣电池的风干处理效率以及风干处理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纽扣电池报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1)和内框(2),所述外框(1)为上端开口的盒体,所述内框(2)为上端开口的框体,所述内框(2)配合设置在外框(1)内,所述内框(2)上设置有可使其与外框(1)之间连通的通孔(5),位于外框(1)与内框(2)之间设置有抖动机构,所述抖动机构用于驱动内框(2)在外框(1)内运动,使设置于内框(2)中的纽扣电池能够产生抖动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纽扣电池报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抖动机构可驱动内框(2)向上运动,并在内框(2)运动到设定高度位置后使内框(2)可呈自由落体状态运动到初始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纽扣电池报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2)与外框(1)之间滑动配合连接,使内框(2)在外框(1)内可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纽扣电池报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抖动机构可驱动内框(2)沿一设定轴线在外框(1)内发生翻转,并在内框(2)翻转到设定位置后使内框(2)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运动到初始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纽扣电池报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抖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外框(1)两侧的两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轮(4),所述驱动轮(4)与外框(1)之间转动连接,驱动轮(4)上位于其外缘设置有多个驱动齿(41),所述内框(2)上位于其两侧分别设置有传动件(3),所述传动件(3)一端与内框(2)固定连接,传动件(3)另一端分别伸入设置到对应驱动轮(4)上驱动齿(41)之间的间隙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纽扣电池报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3)在内框(2)长度或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与内框(2)之间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纽扣电池报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3)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部(31)和传动部(32),所述支撑部(31)一端与内框(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31)支撑设置于外框(1)端面,所述传动部(32)为l形折杆结构,使传动部(32)呈水平悬臂状态朝驱动轮(4)方向伸出设置。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纽扣电池报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内框(2)的翻转方向上,所述内框(2)侧壁与外框(1)侧壁之间设置有供内框(2)发生翻转运动的间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纽扣电池报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上位于开口一端设置有风干装置,所述风干装置的出风口朝外框开口方向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纽扣电池报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装置与外框(1)之间设置有铰支座,所述铰支座使风干装置可朝外框(1)开口方向转动并在转动到任意位置处后对风干装置进行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纽扣电池报废处理装置,包括外框和内框,外框为上端开口的封闭盒体,内框为上端开口的框体,内框配合设置在外框内,内框上设置有可使其与外框之间连通的通孔,外框与内框之间设置有抖动机构,抖动机构可驱动内框在外框内发生相对运动,使内框内的纽扣电池进行翻动;抖动机构为外框上对称设置的两组驱动轮,驱动轮上设置有驱动齿,在内框上设置有与驱动轮相对应的传动件,驱动轮转动时与传动件发生滑动配合,使内框被抬高,当驱动齿滑过传动件后内框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回原位,内框能够在外框内发生往复翻动运动,使纽扣电池在内框内均匀的晃动,从而让纽扣电池表面与放电介质更充分的接触,提高纽扣电池残余电量的释放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吴世雄,李华锋,周启东,王鹏,华剑锋,李立国,戴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赛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