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电池铝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09942发布日期:2023-10-02 02:2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方形电池铝壳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方形电池铝壳。


背景技术:

1、近几年,中国的动力锂电池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目前,在国家科技项目的重点支持下,中国动力锂电池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产品研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也促成了新能源汽车在国内乃至世界广泛推广,但是要完全替代燃油汽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汽车的行驶里程少,电池包成本高,电池包的可靠性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基于上述的问题,对电动车的核心零件动力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动力电池达到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低的成本等。

2、目前,方形铝壳电池外壳包括壳体和顶盖板组件,内部容纳裸卷芯,裸卷芯被制成后需要组装入壳,而因为卷芯卷绕时箔材与隔膜会较松散,卷芯整体体积比较膨胀,送入壳体时边缘容易与其产生剐蹭,壳体边缘将裸卷芯刮破后,正负极箔材、隔膜之间破损,导致后期电池运行过程中正负极箔材互相导电,造成该电池的不良,甚至出现爆炸等危险,所以如何保证裸卷芯与壳体装配过程中的良好,是本领域所需要解决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卷芯整体体积比较膨胀,送入壳体时边缘容易与其产生剐蹭,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方形电池铝壳,具体由以下技术手段所达成:

2、方形电池铝壳,包括:

3、壳体;

4、导片,数量为若干,分别位于壳体顶部,导片临近壳体的一侧与壳体内沿齐平,且导片均为倾斜状态;

5、卷芯,安装于壳体内;

6、顶盖,固定于壳体顶部,顶盖表面开有若干凹槽,导片固定于凹槽内。

7、优选方案:所述卷芯由铜箔、铝箔和隔膜组成,且采用卷绕或折叠方式制成。

8、优选方案:所述卷芯外壁与导片表面接触。

9、优选方案:所述导片外表面临近壳体的一端固定有加强部。

10、优选方案:所述导片经折叠卡入凹槽内,且呈l形折叠,加强部位于顶盖外端。

11、优选方案:所述凹槽的高度至少为顶盖厚度的三分之一。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将卷芯垂直置于壳体开口的上方,然后向下移动卷芯,卷芯卷绕时主材会较松散,卷芯整体体积比较膨胀,为了避免卷芯边缘与铝壳发生剐蹭,通过倾斜的导片能够将卷芯引导入壳体中,且导片临近壳体的一侧与壳体内沿齐平,壳体内沿不露出,防止壳体外的直角接触到卷芯,导片优选分布于铝壳的四侧,使得在四侧引导卷芯入壳,能够有效防止卷芯与壳体边缘的接触,保护电池性能的良好;

14、2.导片的头段折叠入凹槽中,末尾段也就是靠近壳体的一段位于壳体外,通过加强部增加导片末尾段的厚度,避免该位置折叠后断裂,导片折叠后将其与凹槽焊接,将顶盖边缘除凹槽外的位置与铝壳焊接,则完成壳体与顶盖的安装,通过多个导片能够增加顶盖与壳体之间的连接性,增强两者的紧固性,防止后期使用过程中顶盖与壳体之间松动。



技术特征:

1.方形电池铝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电池铝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由铜箔、铝箔和隔膜组成,且采用卷绕或折叠方式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电池铝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外壁与导片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电池铝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片外表面临近壳体的一端固定有加强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形电池铝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片经折叠卡入凹槽内,且呈l形折叠,加强部位于顶盖外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电池铝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高度至少为顶盖厚度的三分之一。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方形电池铝壳,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壳体,导片,数量为若干,分别位于壳体顶部,导片临近壳体的一侧与壳体内沿齐平,且导片均为倾斜状态,卷芯,安装于壳体内,顶盖,固定于壳体顶部,顶盖表面开有若干凹槽,导片固定于凹槽内;所述卷芯由铜箔、铝箔和隔膜组成,且采用卷绕或折叠方式制成;所述卷芯外壁与导片表面接触,所述导片外表面临近壳体的一端固定有加强部,为了避免卷芯边缘与铝壳发生剐蹭,通过倾斜的导片能够将卷芯引导入壳体中,防止壳体外的直角接触到卷芯,保护电池性能的良好。

技术研发人员:戈志敏,陶琼城,陈金龙,唐姣君,李水宝,胡艳兰,钟宇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