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连接器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0350发布日期:2023-09-13 19:2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连接器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连接器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较多,主要是由于电池系统在发生故障时,车辆大多通过高压继电器或者保险丝来执行下高压指令,该方法比较复杂且成本较高,且存在无法达到断开主回路高压的情况,导致整个高压系统持续带电,进而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连接器总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总成通过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可选择地配合实现了电池包与车身其他用电设备之间的电连接,并在第二端子上设置分离部件用于在达到预设条件时驱动第二端子与第一端子相互脱离,保证了车辆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连接器总成的车辆。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总成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分离部件,所述第一端子与电池包连接,所述第二端子与车身线束连接,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可选择地配合;所述分离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或所述第二端子上,所述分离部件适于在预设条件下驱动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脱离配合。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总成在电池包上设置了第一端子并在车身线束上设置有第二端子,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配合可以使车身线束与电池包的电连接线路实现闭合,便于电池包为车身其他用电部件进行供能。同时,连接器总成还在第一端子和/或第二端子上设置了分离部件,分离部件可以在预设条件下驱动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配合断开,预设条件可以理解为电池包发生故障,当电池包发生故障时,分离部件开始工作并产生大于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配合时的锁紧力的驱动力以驱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离,确保电池包和车身其他用电部件之间的电连接断开,避免出现人员伤亡事故,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端子上形成有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二端子上形成有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适于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配合时与所述第二配合面贴合。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分离部件包括分离部壳体、盖体和膨胀介质,所述分离部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内和/或第二端子内,所述分离部壳体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一配合面敞开的容纳腔;所述盖体设置于所述分离部壳体并封闭所述容纳腔的敞开端;所述膨胀介质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且适于在达到预设条件后朝向所述容纳腔的敞开端膨胀。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膨胀介质构造为气体膨胀介质或固体膨胀介质。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分离部件包括支撑块、弹性件和卡接件,所述支撑块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端子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块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子连接,所述弹性件张紧或压缩地连接于所述支撑块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所述弹性件适于驱动所述支撑块朝向所述第一配合面移动;所述卡接件与所述支撑块配合以限制所述支撑块移动,所述卡接件适于在达到预设调节后与所述支撑块分离。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分离部件还包括分离驱动件,所述分离驱动件适于在预设条件下驱动所述卡接件与所述支撑块分离。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配合面上形成有通孔,所述分离部件包括齿轮、齿条和驱动部,所述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端子内;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条的至少部分适于在达到预设条件后穿过所述通孔并朝向所述第一配合面移动。所述驱动部适于在达到预设条件下驱动齿轮转动。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齿条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二配合面垂直设置。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端子上形成有限位槽,所述第一端子上形成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凸起适于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配合时相互止抵。

13、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接器总成,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接器总成,因此,车辆通过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配合实现了车身其他用电设备与电池包的电连接,便于电池包为车身其他用电设备供能。同时,分离部件的构造使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在达到预设条件时能够及时相互脱离,确保了电池包失控时电池包与车身其他用电设备之间的电连接回路能够及时断开,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车辆的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上形成有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二端子上形成有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适于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配合时与所述第二配合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分离部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介质构造为气体膨胀介质或固体膨胀介质。

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分离部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件还包括:分离驱动件,所述分离驱动件适于在预设条件下驱动所述卡接件与所述支撑块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面上形成有通孔,所述分离部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二配合面垂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上形成有限位槽,所述第一端子上形成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凸起适于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配合时相互止抵。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总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连接器总成及车辆。根据本技术的连接器总成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分离部件,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电池包连接,所述第二端子与车身线束连接,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可选择地配合;所述分离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或所述第二端子上,所述分离部件适于在预设条件下驱动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脱离配合。根据本技术的连接器总成通过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可选择地配合实现了电池包与车身其他用电设备之间的电连接,并在第二端子上设置分离部件用于在达到预设条件时驱动第二端子与第一端子相互脱离,保证了车辆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伟波,周松,汤皓茗,杨旭,喻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