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电芯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20015发布日期:2023-10-22 09:0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圆柱电芯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圆柱电芯及电池。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电池的电芯可以包括电芯主体和由主体上延伸而出的极耳,极耳由多个单片极耳层组成,由于单片极耳层本身的结构限制,在电芯在组装或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极耳坍塌或者无法保证电芯能量密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柱电芯及电池,以改善圆柱电芯的使用性能。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圆柱电芯,包括:

3、电芯主体,电芯主体包括第一集流片、隔膜以及第二集流片,隔膜位于极性相反的第一集流片和第二集流片之间;

4、第一空箔部,第一空箔部由第一集流片的一端延伸而出,沿圆柱电芯的径向方向上,第一空箔部包括多个极耳层,沿圆柱电芯的高度方向上拉直后的相邻极耳层之间的间距为a,且拉直后的极耳层的长度为b,8≤b/a≤20,260μm≤a≤760μm。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圆柱电芯包括电芯主体和第一空箔部,第一空箔部由电芯主体的一端延伸而出,电芯主体包括第一集流片、隔膜以及第二集流片,隔膜位于极性相反的第一集流片和第二集流片之间,而沿圆柱电芯的径向方向上,第一空箔部包括多个极耳层。沿圆柱电芯的高度方向上拉直后的相邻极耳层之间的间距为a,且拉直后的极耳层的长度为b,8≤b/a≤20,260μm≤a≤760μm,从而可以保证相邻极耳层之间的间距a不会过大,由此来保证圆柱电芯的能量密度,且拉直后的极耳层的长度b不会比相邻极耳层之间的间距a大太多,由此可以降低极耳层的坍塌风险,从而可以有效改善圆柱电芯的使用性能。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圆柱电芯。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的圆柱电芯包括电芯主体和第一空箔部,第一空箔部由电芯主体的一端延伸而出,电芯主体包括第一集流片、隔膜以及第二集流片,隔膜位于极性相反的第一集流片和第二集流片之间,而沿圆柱电芯的径向方向上,第一空箔部包括多个极耳层。沿圆柱电芯的高度方向上拉直后的相邻极耳层之间的间距为a,且拉直后的极耳层的长度为b,8≤b/a≤20,260μm≤a≤760μm,从而可以保证相邻极耳层之间的间距a不会过大,由此来保证圆柱电芯的能量密度,且拉直后的极耳层的长度b不会比相邻极耳层之间的间距a大太多,由此可以降低极耳层的坍塌风险,从而可以有效改善电池的使用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圆柱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箔部(20)为正极极耳,260μm≤a≤72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箔部(20)为负极极耳,300μm≤a≤76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芯,其特征在于,5mm≤b≤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电芯还包括第二空箔部(30),所述第二空箔部(30)由所述第二集流片(13)的一端延伸而出,所述第一空箔部(20)和所述第二空箔部(30)由所述电芯主体(10)的相对两端延伸而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圆柱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箔部(20)通过至少两个切割线(22)分隔出第一区(23)和第二区(24),所述第一区(23)收拢弯折成型,沿所述圆柱电芯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区(24)与所述第一区(23)之间具有高度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柱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24)由所述第一集流片(11)的引出方向平行于所述圆柱电芯的高度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柱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23)和所述第二区(24)通过切割沿所述圆柱电芯的卷绕方向上连续延伸的所述第一空箔部(20)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柱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23)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区(23)沿所述圆柱电芯的周向方向上间隔设置。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圆柱电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导电转接件(40),所述导电转接件(40)与所述圆柱电芯的第一区(23)焊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圆柱电芯及电池。圆柱电芯包括:电芯主体,电芯主体包括第一集流片、隔膜以及第二集流片,隔膜位于极性相反的第一集流片和第二集流片之间;第一空箔部,第一空箔部由第一集流片的一端延伸而出,沿圆柱电芯的径向方向上,第一空箔部包括多个极耳层,沿圆柱电芯的高度方向上拉直后的相邻极耳层之间的间距为a,且拉直后的极耳层的长度为b,8≤b/a≤20,260μm≤a≤760μm,从而可以保证相邻极耳层之间的间距a不会过大,由此来保证圆柱电芯的能量密度,且拉直后的极耳层的长度b不会比相邻极耳层之间的间距a大太多,由此可以降低极耳层的坍塌风险,从而可以有效改善圆柱电芯的使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赵冬,徐颜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