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端子的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07845发布日期:2023-11-22 12:5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端子的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端子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带端子的底座。


背景技术:

1、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申请的实用新型人发现,随着音响娱乐的需求提升,音响通道数快速增长。常见的音频放大电路中有a类、b类、ab类及d类四种,d类功放因其小体积、高效率、低成本,应用最广泛。为了滤除功放电路中的开关噪声,多采用二合一电感,以减小电感间的干扰波动。二合一电感目前常见的封装方式是贴片式(smt),一般通过底座的端子结构形成电极,但容易出现共面度不良、虚焊不良、开路不良。

2、现有的技术方案大概分为如下两种,现有技术方案一:底座不含电极端子,但有电极槽,将扁平线圈引脚脱漆、浸锡,折脚固定,作为smt电极。但由于铜线延展变形,存在回弹的力,每个电极的平整度较难控制,可能会导致产品4个电极共面度不良,或在贴片时造成焊接不良。

3、现有技术方案二:在底座上增加电极端子,为了保证产品电极共面度不受焊接效果影响,端子呈两级阶梯形状,一级在底座表面,作为产品电极与pcb板焊接,二级在底座内部,线圈引脚与此部分端子进行焊接。但此部分端子表面平整,对铜线未作限位,焊接后与铜线的接触面积小,容易出现铜线回弹导致的虚焊、开路不良,而且该部分在塑胶底座内部,较难通过视觉识别焊接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带端子的底座,有效避免导电件在安装于底座后的回弹,提升焊接效果,可以降低虚焊和开路风险。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带端子的底座,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内部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两个导电件,每个所述导电件均设有延伸出所述主体部的连接组件;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导电件的位置设有连接槽,所述底座上设有固定件,所述连接槽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连接组件抵接。

3、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端子的底座中,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和分隔件,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分隔件形成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二磁芯与所述分隔件形成第二安装腔。

4、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端子的底座中,所述第一磁芯的内壁面设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朝向所述分隔件延伸。

5、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端子的底座中,所述第二磁芯的内壁面设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朝向所述分隔件延伸。

6、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端子的底座中,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有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上。

7、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端子的底座中,所述第二安装腔内设有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柱上。

8、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端子的底座中,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端子组件,两个端子组件对应两个所述导电件间隔设于所述底座的两侧。

9、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端子的底座中,每组所述端子组件均包括两个端子,同一组所述端子组件的两个所述端子间隔设于所述底座的同一侧边,所述端子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

10、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端子的底座中,所述底座与两组所述端子组件形成工字型结构。

11、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端子的底座中,所述端子的所述弧形槽的横截面为几字型结构。

12、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端子的底座中,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底座的工字型结构减少了将导电件的连接组件从传统的电极孔中穿出的时间,作为导电件的铜线与端子焊接前的相对位置更容易通过视觉识别;通过电极端子的设计保证了电感的电极共面度;通过对底座和端子结构进行调整,开槽,有助于提高焊接效果;增加固定件在装配后将导电件进行抵接,可以对导电件进行限位,减少作为导电件的铜线在安装后回弹,降低因铜线回弹引起的虚焊、开路风险,良率提高40%。



技术特征:

1.一种带端子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端子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端子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芯的内壁面设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朝向所述分隔件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端子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芯的内壁面设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朝向所述分隔件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端子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有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端子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设有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柱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端子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端子组件,两个端子组件对应两个所述导电件间隔设于所述底座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端子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端子组件均包括两个端子,同一组所述端子组件的两个所述端子间隔设于所述底座的同一侧边,所述端子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端子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两组所述端子组件形成工字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端子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所述弧形槽的横截面为几字型结构。


技术总结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端子的底座中,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底座的工字型结构减少了将导电件的连接组件从传统的电极孔中穿出的时间,作为导电件的铜线与端子焊接前的相对位置更容易通过视觉识别;通过电极端子的设计保证了电感的电极共面度;通过对底座和端子结构进行调整,开槽,有助于提高焊接效果;增加固定件在装配后将导电件进行抵接,可以对导电件进行限位,减少作为导电件的铜线在安装后回弹,降低因铜线回弹引起的虚焊、开路风险,良率提高40%。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南,赵卫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顺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