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65529发布日期:2023-09-24 05:10阅读:51来源:国知局
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预装配机构,涉及一种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


背景技术:

1、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话务理论的基本研究内容是研究话务量、呼损和线束容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线束是话务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现有传统的线束端子压接设备功能一般都较为单一,在使用时不便于对汽车线束端子进行夹持固定,稳定性不足,同时目前的线束端子压接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增加了原材料的成本,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3、一种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包括加工架,所述加工架前端内设有内空间,且内空间内安装气缸,所述气缸里侧端固定连接顶柱插入到加工架中梁内,所述顶柱穿出端设有顶杆,所述顶杆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一矩形滑块与第二矩形滑块,所述第一矩形滑块、第二矩形滑块上下与销柱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销柱转动连接加工架后端壁,所述第二支撑杆与销柱转动连接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下方,所述加工架后端壁内设有定位块,所述第一夹臂、第二夹臂末端分别设有第一夹块、第二夹块。

4、在上述的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所述加工架前端内开设有内空间,所述内空间一侧壁内固定连接气缸,且气缸设于内空间内,同时气缸与内空间内壁之间有距离,所述气缸一侧固定连接顶柱,所述顶柱插入到加工架中梁壁内,且加工架中梁壁内开设有通孔,同时顶柱与通孔滑动连接穿出。

5、在上述的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所述顶柱穿出端固定连接顶杆中部,且顶杆里侧面与加工架中梁里侧面之间有距离,所述顶杆两端外分别套设滑动连接第一矩形滑块与第二矩形滑块,且第一矩形滑块与第二矩形滑块内设有矩形滑孔,同时矩形滑孔内壁与顶杆外壁紧密贴合。

6、在上述的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所述第一矩形滑块与第二矩形滑块上下平面中固定连接销柱一端,所述销柱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杆一端内,所述销柱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一端内,且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上下有距离交错。

7、在上述的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杆另一端向下转动连接销柱一端,所述销柱另一端向下固定连接加工架后端壁上平面,且第一支撑杆一端下平面与加工架后端壁上平面紧密贴合。

8、在上述的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杆另一端向上转动连接销柱一端,所述销柱另一端向上固定连接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下平面,且第二支撑杆一端上平面与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下平面之间有距离。

9、在上述的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所述加工架后端壁内两端均固定连接定位块,且定位块内开设有矩形定位孔,所述矩形定位孔内滑动连接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一端。

10、在上述的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所述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相互对称,且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与加工架后端端末之间有距离。

11、在上述的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所述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外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夹块、第二夹块,且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相对。

12、在上述的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所述加工架前端固定与流水线加工平台上,所述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设于输送带上。

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工架前端设有的气缸作用力到顶柱上,顶柱的一端固定连接顶杆,且顶杆上两端滑动连接有第一矩形滑块与第二矩形滑块,同时第一矩形滑块与第二矩形滑块上均设有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在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于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上,且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上分别设有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可夹住线束进行压接,在当气缸带动顶柱做往复运动后,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形成自动化压接,压接设备功能加强,结构稳定性高,同时降低了原材料的成本。

15、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包括加工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架(1)前端内设有内空间(13),且内空间(13)内安装气缸(16),所述气缸(16)里侧端固定连接顶柱(3)插入到加工架(1)中梁内,所述顶柱(3)穿出端设有顶杆(2),所述顶杆(2)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一矩形滑块(4)与第二矩形滑块(5),所述第一矩形滑块(4)、第二矩形滑块(5)上下与销柱(9)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所述第一支撑杆(6)与销柱(9)转动连接加工架(1)后端壁,所述第二支撑杆(7)与销柱(9)转动连接第一夹臂(10)、第二夹臂(11)下方,所述加工架(1)后端壁内设有定位块(8),所述第一夹臂(10)、第二夹臂(11)末端分别设有第一夹块(14)、第二夹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架(1)前端内开设有内空间(13),所述内空间(13)一侧壁内固定连接气缸(16),且气缸(16)设于内空间(13)内,同时气缸(16)与内空间(13)内壁之间有距离,所述气缸(16)一侧固定连接顶柱(3),所述顶柱(3)插入到加工架(1)中梁壁内,且加工架(1)中梁壁内开设有通孔(12),同时顶柱(3)与通孔(12)滑动连接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3)穿出端固定连接顶杆(2)中部,且顶杆(2)里侧面与加工架(1)中梁里侧面之间有距离,所述顶杆(2)两端外分别套设滑动连接第一矩形滑块(4)与第二矩形滑块(5),且第一矩形滑块(4)与第二矩形滑块(5)内设有矩形滑孔(41),同时矩形滑孔(41)内壁与顶杆(2)外壁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滑块(4)与第二矩形滑块(5)上下平面中固定连接销柱(9)一端,所述销柱(9)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杆(6)一端内,所述销柱(9)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7)一端内,且第一支撑杆(6)与第二支撑杆(7)上下有距离交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6)另一端向下转动连接销柱(9)一端,所述销柱(9)另一端向下固定连接加工架(1)后端壁上平面,且第一支撑杆(6)一端下平面与加工架(1)后端壁上平面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7)另一端向上转动连接销柱(9)一端,所述销柱(9)另一端向上固定连接第一夹臂(10)、第二夹臂(11)下平面,且第二支撑杆(7)一端上平面与第一夹臂(10)、第二夹臂(11)下平面之间有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架(1)后端壁内两端均固定连接定位块(8),且定位块(8)内开设有矩形定位孔(81),所述矩形定位孔(81)内滑动连接第一夹臂(10)与第二夹臂(11)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10)与第二夹臂(11)相互对称,且第一夹臂(10)、第二夹臂(11)与加工架(1)后端端末之间有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10)、第二夹臂(11)外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夹块(14)、第二夹块(15),且第一夹块(14)与第二夹块(15)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架(1)前端固定与流水线加工平台上,所述第一夹块(14)与第二夹块(15)设于输送带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预装配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线束全自动压接预装配机构。本技术,包括加工架,通过在加工架前端设有的气缸作用力到顶柱上,顶柱的一端固定连接顶杆,且顶杆上两端滑动连接有第一矩形滑块与第二矩形滑块,同时第一矩形滑块与第二矩形滑块上均设有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在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于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上,且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上分别设有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可夹住线束进行压接,本技术解决在当气缸带动顶柱做往复运动后,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形成自动化压接,压接设备功能加强,结构稳定性高,同时降低了原材料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毕新龙,张永庆,徐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豪达(浙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