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孔可旋转的多孔插排

文档序号:35946836发布日期:2023-11-06 21:41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孔可旋转的多孔插排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用电器,具体的说是一种插孔可旋转的多孔插排。


背景技术:

1、当前,多孔插排是日常办公和家用电器的接电必备。但是,随着电器的日益更新,各种电器插头以及用于移动设备充电的电源适配器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造型各异且有逐步增大的趋势。很多情况下,多种电器同时接电时,不同插头大小或者适配器的方向总会相互干涉,一个多孔插排的插孔总是得不到充分利用,此时,就得增加使用插排才能使得集中的电器共同使用,从而造成走线凌乱,占用更多空间,看上去也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插孔可旋转的多孔插排。

2、本实用新型包括火线圈、插座体、零线圈、地线圈、上壳体和下壳体及其固定大螺钉、用于固定线束的卡箍和小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插座体包括顶部的中心嵌装有小弹簧和地线引脚及两侧嵌装有零线引脚和火线引脚的插孔座、中部的绝缘片、底部的底盖和大弹簧,所述插座体外形设置为回转体,能在设置有圆孔的上壳体和设置有圆台的下壳体中自由转动,所述插孔座共设置有五层圆柱面,第一层和第五层圆柱面分别安装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对应设置的圆孔内,第二层安装在火线圈的圆孔内,第四层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绝缘片和零线圈的圆孔内,第三层圆柱面阻挡绝缘片向上活动,第二层和第四层分别设置有火线引脚和零线引脚导通部分的露出孔,使得插座体在旋转过程中火线引脚、零线引脚始终分别与火线圈、零线圈接触保持导通,所述地线引脚中心设置为下端为凸球面的圆柱体,在小弹簧的作用下始终能与设置有凹球面的地线圈接触保持导通,所述绝缘片阻隔在火线引脚和零线引脚中间,起到绝缘和支撑作用,所述大弹簧安装在下壳体和底盖中部对插座体起到支撑作用,辅助火线引脚、零线引脚始终分别与火线圈、零线圈保持接触。

3、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底部设置有固定地线圈的卡槽,卡槽外设置用于插座体旋转的圆台高于地线圈,防止插座体旋转中干涉,右端设置螺纹孔用于安装固定线束的卡箍和小螺钉。

4、进一步的,所述插孔座安装后高于上壳体上平面0.5毫米,防止电器插头旋转时与上壳体相互划伤。

5、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效果在于:通过旋转插座体,使得每一处插孔都能充分利用,节省插排使用数量的同时起到美化空间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插孔可旋转的多孔插排,包括火线圈(2)、插座体(3)、零线圈(5)、地线圈(6)、上壳体(1)和下壳体(8)及其固定大螺钉(9)、用于固定线束的卡箍(7)和小螺钉(4),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插座体(3)包括顶部的中心嵌装有小弹簧(302)和地线引脚(303)及两侧嵌装有零线引脚(305)和火线引脚(306)的插孔座(301)、中部的绝缘片(304)、底部的底盖(307)和大弹簧(308),所述插座体(3)外形设置为回转体能在设置有圆孔的上壳体(1)和设置有圆台的下壳体(8)中自由转动,所述插孔座(301)共设置有五层圆柱面,第一层和第五层圆柱面分别安装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8)对应设置的圆孔内,第二层安装在火线圈(2)的圆孔内,第四层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绝缘片(304)和零线圈(5)的圆孔内,第三层圆柱面阻挡绝缘片向上活动,第二层和第四层分别设置有火线引脚(306)和零线引脚(305)导通部分的露出孔,使得插座体(3)在旋转过程中火线引脚(306)、零线引脚(305)始终分别与火线圈(2)、零线圈(5)接触保持导通,所述地线引脚(303)中心设置为下端为凸球面的圆柱体,在小弹簧(302)的作用下始终能与设置有凹球面的地线圈(6)接触保持导通,所述绝缘片(304)阻隔在火线引脚(306)和零线引脚(305)中间,起到绝缘和支撑作用,所述大弹簧(308)安装在下壳体(8)和底盖(307)中部对插座体(3)起到支撑作用,辅助火线引脚(306)、零线引脚(305)始终分别与火线圈(2)、零线圈(5)保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孔可旋转的多孔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8)底部设置有固定地线圈(6)的卡槽,卡槽外设置用于插座体(3)旋转的圆台高于地线圈(6),防止插座体(3)旋转中干涉,右端设置螺纹孔用于安装固定线束的卡箍(7)和小螺钉(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孔可旋转的多孔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座(301)安装后高于上壳体(1)上平面0.5毫米,防止电器插头旋转时与上壳体(1)相互划伤。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插孔可旋转的多孔插排,包括上壳体、火线圈、插座体、零线圈、地线圈和下壳体,所述插座体外形设置为回转体,能在设置有圆孔的上壳体和设置有圆台的下壳体中自由转动,所述火线圈和零线圈与插座体结合处均设置有圆孔,所述地线圈设置有凹球面,插座体在旋转过程中始终能保持与火线圈、零线圈和地线圈导通。本技术通过旋转插座体,避免相邻插头发生干涉,使每处插孔得到充分利用,起到减少插排用量和节省美化空间的作用,适宜各种接线密集的场所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骆小青,梅秋思,熊艺群,张海琳,陈心怡,孙玉娇,徐颜,邓艳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