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5037发布日期:2023-11-30 00:5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电池。


背景技术:

1、二次电池因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较宽的工作温度区间以及较长的使用寿命,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其安全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二次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负极析出锂(钠)枝晶刺破隔膜,隔膜熔化或收缩等问题。这些问题容易造成短路,使电池内部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100℃左右时,sei膜(solidelectrolyteinterface,固体电解质界膜)开始溶解,进一步导致电池内部形成链式放热,引发热失控,最终导致电池发生起火等安全问题。

2、目前,针对热失控的解决方法多从结构和材料方面着手。材料方面的措施,如通过采用耐热的pp材质隔膜或电解液中加入阻燃剂等;结构方面设置在一定压力条件下实现正负极熔断的结构。材料的变化与结构的设计并不能有效阻止安全问题的发生。例如,隔膜耐高温能力增强,但仍有其极限,超过温度范围仍然会有收缩导致短路的风险;阻燃剂的引入降低了锂离子电导率和迁移率,削弱了电池电化学性能。结构设计不但增加了成本而且无法完全阻断热失控的进行。以上措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热失控的剧烈程度,使电池能达到安全使用的程度,并不能完全解决热失控带来的安全问题。

3、因此,亟需提出一种电池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池,该电池能够在热失控之前将电池内部能量快速释放,从而避免电芯温度升高导致的热失控等安全问题的发生。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电池,所述电池具有两个极柱,其中一个为正极柱,另一个为负极柱,所述电池包括至少一个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极柱;

4、所述电池的至少一个所述极柱上设置有导电件,设有所述导电件的极柱和所述顶盖绝缘连接;

5、所述导电件具有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极柱导电连接,所述自由端向靠近所述顶盖的方向延伸并和所述顶盖间隔设置,所述导电件受热能够发生变形,变形后所述自由端能够与所述顶盖接触,所述自由端和所述顶盖接触时,所述电池发生外短路。

6、可选地,所述导电件包括沿竖直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一金属片的膨胀系数小于所述第二金属片的膨胀系数。

7、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片位于靠近所述顶盖的一侧。

8、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片和所述顶盖之间设置有绝缘片,所述绝缘片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金属片连接,所述绝缘片的另一端和所述顶盖抵接。

9、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片和所述第二金属片通过轧压接合。

10、可选地,所述第二金属片和所述第一金属片的厚度之比为1.5~5。

11、可选地,所述导电件自由端至所述顶盖的距离为0.2~2.0mm。

12、可选地,所述连接端和所述极柱焊接连接。

13、可选地,所述导电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导电件沿所述极柱的周向设置。

14、可选地,设有所述导电件的极柱的外周套设有绝缘件。

15、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通过在极柱上设置导电件,导电件具有受热变形的特性。在正常情况下,导电件和顶盖没有接触,从而导电件和顶盖不会导电,当电芯内部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导电件结构发生变形和顶盖接触,从而导电件和顶盖导电连接,电池发生外短路,进而将电池电量快速释放,由此,避免了电芯温度升高导致的热失控等安全问题的发生。



技术特征:

1.电池,所述电池具有两个极柱,其中一个为正极柱(110),另一个为负极柱(12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至少一个顶盖(100),所述顶盖(10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极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200)包括沿竖直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片(210)和第二金属片(220),所述第一金属片(210)的膨胀系数小于所述第二金属片(220)的膨胀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片(210)位于靠近所述顶盖(100)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片(210)和所述顶盖(100)之间设置有绝缘片(300),所述绝缘片(300)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金属片(210)连接,所述绝缘片(300)的另一端和所述顶盖(100)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片(210)和所述第二金属片(220)通过轧压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片(220)和所述第一金属片(210)的厚度之比为1.5~5。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200)自由端至所述顶盖(100)的距离为0.2~2.0mm。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和所述极柱焊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200)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导电件(200)沿所述极柱的周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设有所述导电件(200)的极柱的外周套设有绝缘件(40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该电池具有两个极柱,其中一个为正极柱,另一个为负极柱,其特征在于,电池包括至少一个顶盖,顶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极柱。电池的至少一个极柱上设置有导电件,设有导电件的极柱和顶盖绝缘连接。导电件具有连接端和自由端,连接端与极柱导电连接,自由端向靠近顶盖的方向延伸并和顶盖间隔设置,导电件受热能够发生变形,变形后自由端能够与顶盖接触,自由端和顶盖接触时,电池发生外短路。该电池能够在热失控之前将电池内部能量快速释放,从而避免电芯温度升高导致的热失控等安全问题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军,张庆,杨维领,何绪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溧阳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