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盒及其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3976发布日期:2023-12-21 09:0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电池盒及其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盒及其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1、当前航空器为多旋翼结构,分为固定翼和复合翼,航空器垂直起飞时电机功率较大,此时电池模组会出现大倍率放电工况,整个电池模组会发出大量的热,航空器的空间利用率比较紧凑,且对重量限制比较严格。当前比较成熟且高效的电池散热方案是模组底部或模组侧面固定水冷板,通过冷却液不断循环快速带走电池模组产生的热量,但增加液冷会额外增加冷板、水壶、压缩机等部件,所以此种方案不太适合航空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盒及其电池模组,本申请通过在电芯之间直接布置由相变材料制成的相变片,通过相变材料晶型间的转化吸收模组电芯产生的热量,从而有效解决模组的散热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所述多个电芯沿第一方向并排排列且各所述电芯包括两侧的极耳;一对极耳支架以及设于所述极耳支架上的导电片,所述一对极耳支架分别配置于所述多个电芯的两侧,且所述极耳支架上间隔设置多个条形通孔,各所述极耳一一对应穿过各所述条形通孔并通过导电片串接,其中相邻两个电芯之间配置有相变片,用于吸收所述电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3、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盒,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

4、可选地,所述极耳支架由相变材料制成,用于吸收系统产生的热量。

5、可选地,所述相变材料由固固相变材料制成。

6、可选地,所述电芯与所述极耳支架之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相变片沿所述电芯长度方向延伸并超出所述电芯进入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内涂覆有导热胶。

7、可选地,所述导电片设于所述极耳支架的表面并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8、可选地,所述极耳穿过所述极耳支架后弯折压在所述导电片表面。

9、可选地,所述电芯和所述相变片两两之间涂覆有导热胶。

10、可选地,所述导电片为铜片。

11、可选地,还包括外框,所述外框与所述极耳支架围绕形成模组内腔,所述模组内腔用于容置所述多个电芯。

12、本申请通过在电芯之间直接布置由相变材料制成的相变片,通过相变材料晶型间的转化吸收模组电芯产生的热量,从而有效解决模组的散热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支架(2)由相变材料制成,用于吸收系统产生的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片(4)由固固相变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与所述极耳支架(2)之间形成第一空间(24),所述相变片(4)沿所述电芯(1)长度方向延伸并超出所述电芯(1)进入所述第一空间(24),所述第一空间(24)内涂覆有导热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3)设于所述极耳支架(2)的表面并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10)穿过所述极耳支架(2)后弯折压在所述导电片(3)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和所述相变片(4)两两之间涂覆有导热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3)为铜片。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框,所述外框与所述极耳支架(2)围绕形成模组内腔,所述模组内腔用于容置所述多个电芯(1)。

10.一种电池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盒及其电池模组。本申请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多个电芯沿第一方向并排排列且各电芯包括两侧的极耳;一对极耳支架以及设于极耳支架上的导电片,一对极耳支架分别配置于多个电芯的两侧,且极耳支架上间隔设置多个条形通孔,各极耳一一对应穿过各条形通孔并通过导电片串接,其中相邻两个电芯之间配置有相变片,用于吸收电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本申请通过在电芯之间直接布置由相变材料制成的相变片,通过相变材料晶型间的转化吸收模组电芯产生的热量,从而有效解决模组的散热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田瑜,李张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峰飞航空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