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冷却系统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63852发布日期:2023-11-17 21:58阅读:25来源:国知局
电池冷却系统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到电池,特别涉及到一种电池冷却系统及电池。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市场对低成本高安全的电池系统需求逐步提升,在保证电池功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尽量的简化结构,提高电池安全性能,降低成本,已经成为一种趋势。cn218039431u公开的一种并联液冷结构总成,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液通过箱体进水口进入,再经过多个水管同时分流到不同的液冷板的水嘴上,现有技术的液冷系统由于冷却液需要通过多个水管分流,需使用多个水流管道,占用电池系统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电池冷却系统,旨在解决电池液冷系统的冷却液通过箱体进水口进入,再经过多个水管同时分流到不同的液冷板的水嘴上,现有技术的液冷系统由于冷却液需要通过多个水管分流,需使用多个水流管道,占用电池系统空间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电池冷却系统。

3、进一步地,一种电池冷却系统,包括叠跺电芯和多个液冷板,相邻两列所述叠跺电芯之间夹设有所述液冷板;相邻两列所述叠跺电芯之间的所述液冷板通过连通件连通。

4、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冷液管,每列所述叠跺电芯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液冷板,最外侧的所述液冷板通过所述连通件与所述第一冷液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冷液管的另一端用于冷却液流入。

5、进一步地,所述连通件包括集成水嘴和连接水管,所述集成水嘴的两侧分别连通有所述连接水管,且所述集成水嘴与所述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水管通过限位面定位于所述液冷板中。

6、进一步地,还包括箱体,所述液冷板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箱体中。

7、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冷液管,最外侧的所述液冷板通过所述连通件与所述连通第二冷液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冷液管与所述第一冷液管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冷液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箱体连通;所述第二冷液管的另一端设置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箱体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集成水嘴上设置有水阀,所述水阀用于控制调节流向所述液冷板的冷却液的流速。

9、进一步地,所述集成水嘴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集成水嘴与所述液冷板通过所述开口连通,且,所述开口直接对向所述液冷板的侧壁,所述水阀控制所述开口处冷却液流量的大小。

10、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液冷板采用连通件连通,其中,同一所述液冷板采用不同型号的所述连通件与两侧的所述液冷板连通,不同型号的所述连通件控制冷却液的流速不同,越远离所述第一冷液管的所述连通件控制冷却液的流速越大。

11、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

12、有益效果:

13、一种电池冷却系统及电池,包括叠跺电芯和多个液冷板,相邻两列所述叠跺电芯之间夹设有所述液冷板;相邻两列所述叠跺电芯之间的所述液冷板通过连通件连通。相邻两列所述叠跺电芯之间的液冷板通过连通件连通,通过连通件将相邻间的液冷板连通,冷却液在其中一个液冷板流动,然后通过连通件流到下一个液冷板;通过连通件,可实现液冷板之间的连接,连通件可同时连接两个液冷板,节约水管使用数量,提高电池系统集成率,节约了电池系统空间,提高系统能量密度,减少零部件使用数量,节约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冷却系统,包括叠跺电芯和多个液冷板,相邻两列所述叠跺电芯之间夹设有所述液冷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列所述叠跺电芯之间的所述液冷板通过连通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水管通过限位面定位于所述液冷板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所述液冷板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箱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冷液管,最外侧的所述液冷板与所述第二冷液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冷液管与所述第一冷液管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冷液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箱体连通;所述第二冷液管的另一端设置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箱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水嘴上设置有水阀,所述水阀用于控制调节流向所述液冷板的冷却液的流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水嘴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集成水嘴与所述液冷板通过所述开口连通,且,所述开口对向所述液冷板的侧壁,所述水阀控制所述开口处冷却液流量的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液冷板采用连通件连通,其中,同一所述液冷板采用不同型号的所述连通件与两侧的所述液冷板连通,不同型号的所述连通件控制冷却液的流速不同,越远离所述第一冷液管的所述连通件控制冷却液的流速越大。

8.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冷却系统及电池,包括叠跺电芯和多个液冷板,相邻两列所述叠跺电芯之间夹设有所述液冷板;相邻两列所述叠跺电芯之间的所述液冷板通过连通件连通。相邻两列所述叠跺电芯之间的液冷板通过连通件连通,通过连通件将相邻间的液冷板连通,冷却液在其中一个液冷板流动,然后通过连通件流到下一个液冷板;通过连通件,可实现液冷板之间的连接,连通件可同时连接两个液冷板,节约水管使用数量,提高电池系统集成率,节约了电池系统空间,提高系统能量密度,减少零部件使用数量,节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范禄兵,刘本鑫,郭伟忠,宋伟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