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弃电池电量自主回收装置

文档序号:36208463发布日期:2023-11-30 05:51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弃电池电量自主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电量回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废弃电池电量自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电池是人们日常成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遥控器、玩具车、收音机等等,只要和电有关基本都离不开它的身影。当人们看似那个破旧的电池无法驱动用电器正常工作时,但实际还有很大一部分的电量未被使用,尤其是干电池而言,电池中的电压被消耗的同时,电压也在不断地降低,当电压不能满足用电器的需求时,用电器便无法正常工作,就这样不经意间浪费了很多电量。我们每天需要消耗成百上千吨的一次性电池,而能被完全被利用的不到30%,导致大量电能被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弃电池电量自主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废弃电池电量自主回收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进入口,所述进入口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入管,所述装置外壳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顶部固定板和底部固定板,所述顶部固定板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部pcb板,所述顶部pcb板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抵接片,所述底部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底部pcb板,所述底部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舵机,所述底部固定板、底部pcb板的内壁上均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米字连杆,所述米字连杆的一端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电池定位套,所述底部pcb板、顶部pcb板与蓄电池均电性连接。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入管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外表面与顶部固定板的外表面、装置外壳的内壁均固定连接。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推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帽。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装置外壳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蓄水箱,所述装置外壳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喷淋管,所述蓄水箱的输出端延伸至装置外壳的内部且与喷淋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装置外壳的外表面上活动连接有箱门。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装置外壳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

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0、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弃电池电量自主回收装置,首先将待回收电池经进入口投入导入管中,导入管与底部的电池定位套对齐设置,电池经导入管滑入到电池定位套中与底部的底部pcb板形成连接,当一个电池落入电池定位套后,舵机带动转轴和电池定位套转动60度,使得下一个电池定位套转动至与导入管对齐的位置,便于下一节电池的投入,依次将5组抵接片、推杆对应的5个电池定位套填满,再通过电动伸缩杆推动抵接片、推杆和顶部pcb板向下移动,使得抵接片的下表面与电池上表面抵接,配合抵接片、推杆的导电性能,使得电池电量回收电路连通,开始进行电量回收,回收的电量储存在蓄电池中,便于后续的再利用。

1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弃电池电量自主回收装置,装置外壳的内部安装的烟雾报警器,当装置外壳内部因发热或者接触不良而出现自燃的情况时,蓄水箱内部设置的微型水泵将水导出至喷淋管处,喷淋下来,起到一定的灭火防护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废弃电池电量自主回收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上表面开设有进入口(2),所述进入口(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入管(3),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顶部固定板(5)和底部固定板(6),所述顶部固定板(5)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5),所述电动伸缩杆(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部pcb板(14),所述顶部pcb板(14)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推杆(13),所述推杆(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抵接片(12),所述底部固定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底部pcb板(7),所述底部固定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舵机(8),所述底部固定板(6)、底部pcb板(7)的内壁上均活动连接有转轴(9),所述舵机(8)的输出轴与转轴(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9)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米字连杆(10),所述米字连杆(10)的一端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电池定位套(11),所述底部pcb板(7)、顶部pcb板(14)与蓄电池均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电池电量自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管(3)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4),所述连接架(4)的外表面与顶部固定板(5)的外表面、装置外壳(1)的内壁均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电池电量自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电池电量自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蓄水箱(18),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喷淋管(20),所述蓄水箱(18)的输出端延伸至装置外壳(1)的内部且与喷淋管(2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电池电量自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外表面上活动连接有箱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电池电量自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1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废弃电池电量自主回收装置,涉及电池电量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进入口,所述进入口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入管,所述装置外壳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顶部固定板和底部固定板。本技术将待回收电池经进入口投入导入管中,滑入到电池定位套中与底部的底部PCB板形成连接,舵机带动转轴和电池定位套转动60度,使得下一个电池定位套转动至与导入管对齐的位置,依次将5组抵接片、推杆对应的5个电池定位套填满,再通过电动伸缩杆推动抵接片、推杆和顶部PCB板向下移动,使得抵接片的下表面与电池上表面抵接,配合抵接片、推杆的导电性能,使得电池电量回收电路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崔金浩,王林龙,朱昱安,李欣禹,应哲昕,李荣荟,隋龙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