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温型三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51167发布日期:2023-11-17 19:38阅读:31来源:国知局
耐温型三极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三极管,具体为耐温型三极管。


背景技术:

1、三极管,全称应为半导体三极管,也称双极型晶体管、晶体三极管,是一种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也用作无触点开关,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整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

2、三极管结构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热量,三极管管脚处的热量需要散发,一般是通过三极管的封装层开设散热孔散发热量。

3、当前,三极管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三级管使用时产生的热量不易向外传导散出,耐温性能较差,不耐高温,容易集热而导致三极管主体出现损坏,同时,三级管主体的防护缓冲及减震性能不佳,缺乏必要的防护缓冲减震保护,容易使得三极管主体受到震动挤压损伤。因此,我们需要耐温型三极管,可以提高三极管主体的耐温散热导热性能,以及防护缓冲减震性能,延长三极管的使用寿命。

4、例如,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3184264u提供了一种耐温型三极管,该装置活动件与安装盒卡合连接,通过移动活动件对三极管进行安装,安装板的安装孔对整体装置进行固定,避免三极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晃动,防止引脚断裂;垫板固定安装在滑动槽的下表面,伸缩杆的一端设置在垫板的上表面,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工字板的下表面连接,复位弹簧套设在伸缩杆的外表面上,工字板在滑框的表面上下移动,通过复位弹簧和伸缩杆对工字板的移动进行限制,提高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5、但是,其装置仅适用于对整体装置进行固定,避免三极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晃动,防止引脚断裂,不能提高三极管主体的耐温散热导热性能及防护缓冲减震性能。

6、现有的耐温型三极管,三级管使用时产生的热量不易向外传导散出,耐温性能较差,不耐高温,容易集热而导致三极管主体出现损坏,同时,三级管主体的防护缓冲及减震性能不佳,缺乏必要的防护缓冲减震保护,容易使得三极管主体受到震动挤压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耐温型三极管,以解决不能提高三极管主体的耐温散热导热性能及防护缓冲减震性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耐温型三极管,包括三极管主体,所述三极管主体的底端连接有引脚,所述三极管主体的外侧包裹有散热硅膏层,所述散热硅膏层的外侧连接有导热层。

3、优选的,所述导热层的外侧涂覆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的外侧设置有内耐热层,所述内耐热层的外侧设置有缓冲层。

4、优选的,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内耐热层之间设置有空气间隔腔,所述空气间隔腔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柱。

5、优选的,所述缓冲柱的表面套接有缓冲弹簧,所述内耐热层的表面开有散热孔。

6、优选的,所述缓冲层的外侧设置有外耐热层,所述外耐热层的外侧连接有防水层。

7、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的外侧连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外壳。

8、优选的,所述保护外壳采用碳化硅材质,所述保护外壳的外侧包裹有防护层。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三级管主体的外侧设置散热硅膏层、导热层和内耐热层,并在内耐热层外侧设置空气间隔腔和导热硅胶材质的缓冲层,以及在内耐热层表面设置散热孔,如此,可以使得三极管主体的外侧可以有效散热导热,并增加耐温性能,保持三极管主体表面不集热。

11、2.本实用新型在三级管主体的外侧设置空气间隔腔、缓冲层、保护外壳和防护层,并空气间隔腔内部设置缓冲柱和缓冲弹簧,如此,在三极管主体的外侧设置缓冲减震及保护结构,增强三极管主体的抗震防挤压保护,延长三极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耐温型三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极管主体(8),所述三极管主体(8)的底端连接有引脚(12),所述三极管主体(8)的外侧包裹有散热硅膏层(9),所述散热硅膏层(9)的外侧连接有导热层(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温型三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10)的外侧涂覆有密封层(16),所述密封层(16)的外侧设置有内耐热层(11),所述内耐热层(11)的外侧设置有缓冲层(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温型三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6)与所述内耐热层(11)之间设置有空气间隔腔(7),所述空气间隔腔(7)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柱(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温型三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柱(14)的表面套接有缓冲弹簧(15),所述内耐热层(11)的表面开有散热孔(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温型三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6)的外侧设置有外耐热层(5),所述外耐热层(5)的外侧连接有防水层(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温型三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4)的外侧连接有绝缘层(3),所述绝缘层(3)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外壳(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温型三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2)采用碳化硅材质,所述保护外壳(2)的外侧包裹有防护层(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三极管技术领域,具体为耐温型三极管,包括三极管主体,三极管主体的底端连接有引脚,三极管主体的外侧包裹有散热硅膏层,散热硅膏层的外侧连接有导热层。本技术通过在三级管主体的外侧设置散热硅膏层、导热层和内耐热层,在内耐热层表面设置散热孔,可以使得三极管主体的外侧可以有效散热导热,并增加耐温性能,保持三极管主体表面不集热;在三级管主体的外侧设置空气间隔腔、缓冲层、保护外壳和防护层,在三极管主体的外侧设置缓冲减震及保护结构,增强三极管主体的抗震防挤压保护,延长三极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钟平权,王焦,叶家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通科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