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短路锂电池组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49330发布日期:2023-12-21 14:31阅读:27来源:国知局
防短路锂电池组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组,具体涉及防短路锂电池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1、电池,用于对通过电驱动的设备或者产品进行供电,当设备或者产品功率大,需要用到电池包,电池包内设有电池组,通过串联,达到对产品设备供电的效果。

2、在清洁设备中,吸尘器、洗地机等设备使用的均是电池包,电池包设有可拆式和不可拆式,电池包与电控板连接,且集成化设置。因为这些设备日常使用会出现磕碰、撞击,电池容易出现断连、短路,容易出现电池包鼓胀,容易导致出现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短路锂电池组壳体结构,电池连接稳定,减少电池短路、断连。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防短路锂电池组壳体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多组电池,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与电池电连接的插头,所述壳体内设有与电池正负极连接的正极连接片和负极连接片。

3、正极连接板可拆卸安装在壳体内,且所述正极连接片弹性安装在正极连接板底面,所述正极连接片底面设有将电池正极柱包覆的套帽。

4、负极连接板可拆卸安装在壳体内,且所述负极连接片弹性安装在负极连接板顶面,所述负极连接板上端面设有与电池负极连接的连接凸起。连接稳定,减少断连和短路风险。

5、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设有固定板,所述正极连接板和负极连接板通过侧边锁螺丝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方便电池包从上至下安装,方便电池的安装,能够对电池进行锁紧固定。

6、优选的,还包括电池固定架,所述电池与电池固定架插接,所述电池固定架侧壁与壳体内壁相抵触,能够稳定电池,防止电池晃动,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所述壳体外壁固定设有外缓冲胶垫,用于对电池包整体的稳定。

7、优选的,所述外缓冲胶垫和电池固定架材质为阻燃橡胶,对电池短路有一定的防护效果,当电池短路后,减少燃烧。

8、优选的,所述套帽和连接凸起外围均设有防护环,所述防护环分别将电池的正负极四周包围,所述防护环与正极连接板和负极连接板弹性连接。将电池正负极包覆,减少电池短路后的风险。

9、优选的,所述防护环与正极连接片和负极连接片一体成型,减少空隙出现,减少电池电极暴漏,所述正极连接板和负极连接板端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防护环插接在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内,以保证防护环配合正极连接片和负极连接片具有的弹性。

10、优选的,所述防护环端口设有缓冲胶环,所述缓冲胶环与电池正负极相抵触,弹性连接,防止挤压电池,造成电池表面出现损伤。

11、优选的,所述正极连接片和负极连接片通过弹性件弹性安装在正极连接板底面和负极连接板顶面。

12、优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弹片、缓冲胶垫等,只要能起到弹性效果的均可。

13、优选的,所述弹片呈弯折弧形设置,采用铜片弯折,减少成本,两个镜像设置的弹片为一组,每组设置在电池正负极对应位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防短路锂电池组壳体结构,将电池正负极与正负极连接片弹性连接,且连接处做包覆设置,电池在安装上提升其稳定性,防止电池包壳体遭受撞击时导致电池短路,提升电池包整体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防短路锂电池组壳体结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多组电池(2),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与电池(2)电连接的插头(10),所述壳体(1)内设有与电池(2)正负极连接的正极连接片(6)和负极连接片(9),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短路锂电池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设有固定板(12),所述正极连接板(3)和负极连接板(4)通过侧边锁螺丝与固定板(1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短路锂电池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固定架(5),所述电池(2)与电池固定架(5)插接,所述电池固定架(5)侧壁与壳体(1)内壁相抵触,所述壳体(1)外壁固定设有外缓冲胶垫(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短路锂电池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缓冲胶垫(11)和电池固定架(5)材质为阻燃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短路锂电池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帽(61)和连接凸起(91)外围均设有防护环(8),所述防护环(8)分别将电池(2)的正负极四周包围,所述防护环(8)与正极连接板(3)和负极连接板(4)弹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防短路锂电池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环(8)与正极连接片(6)和负极连接片(9)一体成型,所述正极连接板(3)和负极连接板(4)端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插槽(31)和第二插槽(41),所述防护环(8)插接在第一插槽(31)和第二插槽(41)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防短路锂电池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环(8)端口设有缓冲胶环(81),所述缓冲胶环(81)与电池(2)正负极相抵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短路锂电池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连接片(6)和负极连接片(9)通过弹性件(7)弹性安装在正极连接板(3)底面和负极连接板(4)顶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防短路锂电池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7)包括弹簧、弹片、缓冲胶垫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防短路锂电池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呈弯折弧形设置,两个镜像设置的弹片为一组,每组设置在电池(2)正负极对应位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组技术领域,公开了防短路锂电池组壳体结构,正极连接板可拆卸安装在壳体内,且所述正极连接片弹性安装在正极连接板底面,所述正极连接片底面设有将电池正极柱包覆的套帽。负极连接板可拆卸安装在壳体内,且所述负极连接片弹性安装在负极连接板顶面,所述负极连接板上端面设有与电池负极连接的连接凸起。连接稳定,减少断连和短路风险。将电池正负极与正负极连接片弹性连接,且连接处做包覆设置,电池在安装上提升其稳定性,防止电池包壳体遭受撞击时导致电池短路,提升电池包整体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炳桃,张爱生,胡凯歌,李华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品信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